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卢梭认为“主权不是别的,它就是公意的行使,所以它永远都不能被转让。既然主权者不过是一个集体的存在,那么除了它自己,任何人都不能代表它。行政权可以被代表,但是意志却不能。”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主权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权力制衡
2 . 卢梭曾指出,全体公民都有责任按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来为国效劳,每个公民也应当按照他们的贡献受到提拔和优待。法国1791年宪法中规定:“一切公民,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都得无差别地担任各种职位和职务。”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以平等原则指导政治实践B.民众的经济地位提升
C.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公民获得平等任职权
2022-02-26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政治理论家洛克1690年发表的《政府论》一书中将统治看作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但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由此可知
A.卢梭完全否定了洛克的观点
B.启蒙运动影响着政治家、哲学家的思想
C.卢梭较之洛克更注重人民主权
D.英法两国在当时是欧洲的思想中心
4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不能正确认识当时的中国
C.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卢梭主张个人应服从全体成员的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因此个人服从公意就是“服从自己本人,仍像往常一样自由”。并且理应赋予国家权力“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用来维系公意的履行。卢梭这一思想
A.反映了天赋人权的基本理念B.论述了社会契约的合理性
C.充分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平等D.注重民众人权意识的培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它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并且也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严重的滥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规约遭到了严重滥用B.个人自由要服从公众意志
C.国家政权应该为民众服务D.个人自由优先于公众意志
7 . 孟德斯鸠在其所著的《波斯人信札》中,通过一位在法国旅游的波斯贵族同朋友的通信,评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题。他认为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们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这说明孟德斯鸠
A.推崇共和制度B.反对专制制度﹐要求政治变革
C.主张分权制衡D.认为国王的存在违背了理性
9 .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尽管是专制政体,但数量奇多的人民生计无着时,混乱就会突然爆发,所以历代皇帝不仅在灾年赈济,平时也会减轻民众负担。但同样的饥荒如果发生在法国,由于灾民数量有限,君主对于改善治理、避免民众暴乱的愿望微乎其微。这反映出他已在理性地思考
A.救济制度存在的必要性B.人口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C.中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D.中法两国君主制的差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

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分析“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原因,并结合16至17世纪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对其进一步说明。
2021-12-04更新 | 235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井大附中、泰和二中、遂川二中、吉安县第三中学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