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康德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是粗野的、无法律状态的自由。为了克服冲突,调和矛盾,使权利与自由并行不悖,就必须限制绝对自由,这就需要国家及法律。”这表明康德
A.追求纯粹理想社会状态B.反对平等和自由
C.主张建立普遍法治的社会D.崇尚自然法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普遍认同
2018-11-19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综合测试
3 . 某教师在讲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时,为便于学生理解人文主义演变历程,将其内容通俗化表述,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A.希腊先哲——回答人应该怎样对抗自然界
B.文艺复兴——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C.宗教改革——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D.启蒙运动——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2018-11-18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前法国总统希拉克说:“           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           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横线处空缺的内容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巴黎公社
D.启蒙运动
2018-11-18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这一言论说明
A.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B.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D.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2018-11-16更新 | 362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广州市越秀区高二下期期末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德认为启蒙意味着人类摆脱自己所造成的不成熟状态;所谓不成熟,是指不会使用自己的理性,这并不是由于人们缺乏理性,而是由于人们缺乏使用自己的理性的勇气和决心,而最根本的是由于缺乏自由。康德认为启蒙运动
A.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B.核心理念是个人思想的自由
C.核心内容是宣扬理性的重要性
D.促进了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发展
2018-10-23更新 | 9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年6月3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

历史时期中国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能被代表。”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有人们直接指使,不能被代表。”

(1) 据材料,比较中国和西欧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史,概括各个时期相同的历史特征。       
(2) 根据材料概括“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中国和西方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 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19世纪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
A.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
B.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
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百家争鸣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10 . 思想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编写“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