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负责,也有人指出启蒙自始至终的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这个彻底启蒙了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理性成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B.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
C.启蒙主义思潮已发了精神危机
D.教会不满批判进行疯狂报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相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差异。
2018-11-22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2月29日 《每日一题》 人教必修3-周末培优
3 . 某教师在讲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单元时,为便于学生理解人文主义演变历程,将其内容通俗化表述,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A.希腊先哲——回答人应该怎样对抗自然界
B.文艺复兴——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C.宗教改革——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宗教生活
D.启蒙运动——回答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2018-11-18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12月2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前法国总统希拉克说:“           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           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横线处空缺的内容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巴黎公社
D.启蒙运动
2018-11-18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2月2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5 . “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这一言论说明
A.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B.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D.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2018-11-16更新 | 362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8年10月2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的思想比较
6 .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源地都在意大利
B.都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
C.都强调人的思想解放
D.思想核心都是理性主义
2018-11-14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2月2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康德认为启蒙意味着人类摆脱自己所造成的不成熟状态;所谓不成熟,是指不会使用自己的理性,这并不是由于人们缺乏理性,而是由于人们缺乏使用自己的理性的勇气和决心,而最根本的是由于缺乏自由。康德认为启蒙运动
A.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B.核心理念是个人思想的自由
C.核心内容是宣扬理性的重要性
D.促进了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发展
2018-10-23更新 | 9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年6月3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8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产生、衰落、复兴和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论真理》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纵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更难以解答。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节选自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普罗泰戈拉属于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赎罪券”事件引发了什么运动?结合所学指出其中的主要改革思想。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主要思想,指出其在历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0 .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同时开展,极大地推动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信意识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进步
D.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