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教书匠、艺术家、工程师打下了一个新的学术基础,等到文艺复兴,大量的古代经典又从远方的图书馆重新被学者们带回到人间。知识,再度从神回到人。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1)阅读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兴起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角度理解“从神回到人”的涵义。

材料二   马丁·路德:“……除非我被《圣经》中的十诫判为有罪,或有其他显著的理由(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我并不接受,因为他们彼此互相矛盾),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因为违背我的良心,是错误又不安全的事情。求上帝帮助我!阿门。”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并概括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发展的主要贡献。

材料三   早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分裂已导致了两个“法庭”的对峙:伏尔泰的“理性法庭”在审判迷信的同时也显示了对人类情感的审判,他所推崇的理性是指与对神的敬畏、对权威的崇拜相对立,与自发的情感、主观的感觉相对立的人的明智的判断,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创建理性的国家。卢梭的“情感法庭”在谴责奴役的同时也显示了对人类理性的排斥,两个“法庭”的对峙使人们陷于冷酷的(不人道的)“规律”与浪漫的(反“科学”的)精神之悖论中,同时也开始了走出困境的探索。

——摘编自秦晖《共同的底线》


(3)人文精神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理解:①试结合伏尔泰的思想主张,简述他追求的是怎样一个“理性的国家”。②卢梭的“情感法庭”体现了他哪一思想,说明这一思想如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请任意选择一种认识加以说明)
2021-05-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德正是在启蒙运动的成就和弊病都充分地体现于法国大革命之中的时候开始他对启蒙的反思的,他不足像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试图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用知识把人民从愚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而是倡导“自己思维”,使人民通过“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来自己从“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来,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思维”的原则杜绝了把一己之见强加给他人、强加给社会的可能性。如果说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更多的是发表意见和采取行动的自由的话,康德所倡导的自由首先是思维的自由。

——摘编自李秋零《康德与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德反思启蒙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德反思启蒙运动的意义。
2021-09-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以宗教改革为目的的清教实力日益壮大,矛头直指黑暗腐败的国教并逐渐占据优势;17世纪60年代初成立了科学团体“皇家学会”,人们热表于进行天文医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英国从一个君权至上的严格的等级社会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多种实力并存的物质社会。在独特的政治传统、理性的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领先的科学成就及早发内资产阶级革命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英国成为法国乃至整个欧美启蒙运动的发源地。

——摘编自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

材料二   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此时,中国迟到的启蒙理想,在其西方故乡早已过时。中国和西方启蒙及自由主义的这一不幸时差,使中国的自由主义和启蒙运动与其西方导师的当代思潮大异其趣。

——摘编自骆徽等《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社会变动对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中国的启蒙思想与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21-09-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儒学到了明朝终于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转变,那就是因为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出现。

……这很容易令人想起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一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李贽正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产生的这一思想。

……我们抛开明朝思想家们的个人冲突,单看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的主张里,共同反映了发展自由的资本主义主张,而封建的君主制是实现自由的最大障碍,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标志着中国自由思想的启蒙。然而,思想的奠基却不能和经济的发展同时展开,刚刚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被封建专制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举步维艰。专制者对人民的掠夺远胜过法国大革命之前法王的残酷。

……中国沿着封建的死胡同一步步走向更加暮落、衰败,自由的经济至此夭折。民族仍穿行在无边的黑暗里。而此时的西方诸如法国已经将法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继而推翻波旁王朝,开始了人类最美好的自由制度的建设,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也没有人像卢梭那样移迁圣贤墓,万人敬仰。李贽76岁被明皇迫害致死,当时有几人愤慨,几人同情!

——摘编自《民主道路之——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与资本主义的夭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概括明清时期启蒙思想的共同特点,比较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与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差异。
2021-08-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