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契约生活这一领域,官方主流文化习惯以“义利”关系来衡量人们实际契约生活中的具体交易行为。这种“重义轻利”观念的宣扬使得古代中国契约生活的道德性更为突出,在官方主流文化看来,契约的互惠性应该让位于契约的互助性,他们视契约为老百姓之间相互救助的重要手段。在儒家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双重“绑架”下,中国古代的契约制度缺少天然的商业属性,其被赋予了更多“救助”的责任。这就使得,如果“义字当头”,“利”就可以让位,甚至可以被忽略。而这种“义”需要到怎样的程度呢?似乎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而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这些传统美德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最理想的“借口”,于是白纸黑字契约在“良心”和“道德”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你若较真,别人还会倒打一耙。

——摘编自万珊珊《从中西方契约文化看当今社会契约精神缺失》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封建经济关系的崩溃、罗马教廷的衰落以及新教的出现、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取代信仰的一致性、身份地位被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交往所取代,这一切变化导致非常重要的结果:一是个人主义的崛起,对个人的生命、安全、财产、自由等诸项权益的保护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二是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前那种概念模糊的“神授”王权、“天赋”帝国被具体的、强大的国家统治权力所代替。近代最早完整地提出社会契约理论的是荷兰思想家格劳休斯,往后的斯宾诺莎以及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这些人推开上帝、离经叛道,明确反对君权神授,用理性主义代替神秘主义和愚民政策。他们都相继提出了各有独立见解的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些思想家那里,有的利用社会契约理论来为君主专制制度辩护,但更多的则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借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来论证主权在民、主权利民以及自由、平等的政治主张,来论证进步的民主思想。

——摘编自罗国亮《试析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由来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契约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2 . 18世纪,官方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当时的作者要么匿名出版,要么在评论时局时加以掩饰,伪装成对外国局势的评论,但即使这样,当时欧洲的出版业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A.印刷术开始在欧洲传播B.君主专制已完全瓦解
C.大众文化冲击贵族文化D.启蒙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2-05-27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德波认为美洲恶劣的自然环境会导致进入美洲的动植物发生“退化”,如移植到美洲的甘蔗糖分明显不足;白人的后裔进入美洲后也会逐渐“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观点
A.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产物B.源于欧美大陆的相互隔绝
C.体现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D.旨在突显欧洲文明的优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一定意义上,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对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对女性)的霸权,故女权主义在继承理性遗产的同时也批判启蒙运动,女权主义与启蒙理性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挣脱与羁绊共存,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
C.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
D.成为西方建立霸权的工具
5 . 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丰富多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1)请在时间轴上标注下列成就出现的大致位置。(写字母)
A.《大宪章》颁布 B.《十二铜表法》 C.《神农本草经》 D.子产《铸刑书》
E.《农政全书》 F.《齐民要术》 G.吕大钧撰成《吕氏乡约》 H.《唐律疏议》颁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

(2)不同的古代文明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请将下列文字表述的特征与地图中字母的区域准确对应。(写字母)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佛教的产生
③文艺复兴的中心
④伊斯兰教的产生
⑤启蒙运动的中心
(3)追思历史名人的思想火花(写字母)
人物思想主张
①马丁路德( )A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康德(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
③亚当·斯密(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④王守仁( )D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⑤黄宗羲( )E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自由竞争
(4)学校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下列中国学校形式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太学-书院-国子监-学堂 B.太学-国子监-书院-学堂
C.国子监-书院-太学-学堂 D.太学-书院-学堂-国子监
2022-05-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等级考复习综合测试4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如果用几笔来总结这一运动的特点,可以说,它就在于企图在各个方面根据理性所确定的原则来改革一切思想和基本原理,反对迄今承认的权威,反对传统和传统感情,反对历史偶然性。”这一运动
A.以理性精神全面改造社会B.开始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
C.倡导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D.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2022-05-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7 . 为了人的解放,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出了积极的思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这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摘自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然而,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自己对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的承诺作出这样的表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摘自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材料三   针对“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的质疑,列宁反问:“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这里的关键是人民“毫无出路”。站在人民利益一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需要挺身而出,选择帮助人民脱离困境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哪怕这种道路被经典或教条所不容。列宁还说:“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就将因此而改变。

——摘自余金成《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指出康德认为“人的解放”包括哪两个方面,评价康德在探讨“人的解放”这一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补充材料中省略号处的内容,指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分析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必然性。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2022-05-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世纪的法国史学家把自然规律的观念引进了历史领域,“发现”了文明运动的“一般原因”和规律。在他们看来,进步是人类精神构造的必然结果,也是自然规律。“宗教信念、道德和法律观念、语言和制度”等“都被以发展的观点来加以解释”。这表明
A.达尔文进化论被民众普遍接受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作用
C.法国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D.唯物史观根植于法国启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世纪,法国沙龙的谈话主题受传统贵族影响,主要集中在以文字游戏、朗诵诗歌和箴言为主的文学领域;18世纪,沙龙谈话大到国内外战争,小到社会趣闻,政治、宗教、伦理、文化无所不包。这表明
A.民众民主意识增强B.古典文化孕育思想解放
C.贵族阶层日趋没落D.法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
10 . 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主张——社会契约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三大社会契约理论家对古老契约思想作出重新阐释,发展到完备形态,使其重新绽放生机。这一生机
A.复兴了古希腊思想文化B.否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内涵D.传播了启蒙思想真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