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
2020-09-18更新 | 790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省无为开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那个时代”的欧洲人认识到,人类借由理性思索出整个自然体系的运作,并能用数学公式精确表达,那么也可以把这份理性应用于人类社会本身,让它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善。由此引发的思想运动
A.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B.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
C.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对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发展系统,它处于一种不停息的“自组织”运动之中,不断与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条件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这个文化系统的内结构与外结构保持动态平衡,相与和谐。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7-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20·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模拟)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时间项目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人藏书(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2020-06-16更新 | 143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儒家倡导“内圣外王”、“修齐治平”,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功,兴邦治国,教民化俗。同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的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18世纪的西方多数启蒙学者,把中国描述为一群有理性哲人治理的“模范社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理性的完美体现。在赞关中国的思想与政治时,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他称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材料二   梁启超把卢梭、孟德斯鸠作为自己的老师,把学习18世纪启蒙文化作为自己追求、向往的目标。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卢梭的民主学说,批判清王朝,反对改良派,号召民主革命。邹容的《革命军》明确借用了卢梭自由平等的思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1913年严复翻译了《法意》即《论法的精神》,使启蒙思想在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蒙思想经过中国学者的融通整合,在中国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材料三   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文化全球化”不仅成为资本掠夺的一种新的形态,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被历史地和现实地推到了主权国家面前。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淑梅《中西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理性”的表现,并分析西方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文化全球化”的认识。
2020-04-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儒学虽说是正统思想,但它博大宽容,表明中国对宗教的宽容态度;中国人敬天,而“天”是天理,不是神,不是崇拜的偶像;中国人尊孔,而孔子并非教主,只是宣扬伦理道德的圣人。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文化有风俗之弊、奢侈之弊和专制之弊等三大缺点,但他同时又盛赞中国的重农政策、救荒政策和勤俭政策,指出中国文化这三大优点可以弥补三大弊病。即风俗之弊可以用特别的治术来补救、奢侈之弊可以用勤俭的政策来补救和专制之弊可以用孔子的教义来补救。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等

材料二   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和运动的产生。就我们所知,“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是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词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才出现。到19世纪50年代,在英语世界中才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法语中使用“资本主义”这个词则早得多)。一般人听到“马克思主义”这个词要更晚一些。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场演说中,胡适毫不含糊地解释他所谓的“中国文艺复兴”的涵意:《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常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来重整这一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评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种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中的“它”指的是中国的什么运动?你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说明理由。
2020-03-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
7 . 牛顿学说通过18世纪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但在启蒙思想家那里却走向“牛顿主义”,“于是,启蒙运动的科学就是‘牛顿的’,其哲学就是‘牛顿主义’的哲学”。 材料反映出牛顿(  )
A.科学精神影响启蒙思想B.在诸多领域获得了成就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否定了中世纪科学成果
8 . 18世纪初,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有了“日报”、“杂志”等新型传媒形式;与此同时,法德等国涌现出大量的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很多地方出现了“阅读会所”。这些现象
A.主要目的是解决文化扫盲问题B.是工业革命开启的重要原因
C.促进当时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D.是启蒙思想传播的必然结果
9 . 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该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开始兴起D.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如下所示

因素

条件

沙龙

沙龙里的谈话无所不及,它在无形之中成为了自由思想的集散地

学术团体

各种学术团体为各种不同意见的交锋、争论提供了讲坛

图书馆

渴求知识的人们可以阅读书藉和交流思想

咖啡馆

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的理想去处,也是最大胆的思想的传播场所。狄德罗等人就是在咖啡馆里纽成了“百科全书派”

共济会组织

尽管规模不大,但都为启蒙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俱乐部

——摘编自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


材料蕴含了诸多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