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研究古希腊民主制度学者人数变化曲线。导致第三个高峰出现的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启蒙思想的传播C.物理学的革命D.信息技术的发展
2020-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十七八世纪欧洲局面很复杂,技术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在这个时期。作为一种科学思维,不再只是信仰的思维,是客观的用人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来看待外界,包括看待自己本身。

——摘编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况启蒙运动的起因。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2)五四运动前后北京正在进行着的“文化批判”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
2020-04-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由相互封闭隔绝到逐渐联系、融合,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费自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一描述的世界东西方相互隔绝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对他们的政治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知识界在学习西方文化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新的着重点”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各举一例说明这种“新的着重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4)综上,简要谈谈你对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4 . 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该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开始兴起D.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5 . 启蒙运动是众多因素汇聚而成的时代必然产物,下列对其产生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B.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
C.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的逐渐兴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6世纪的欧洲沉溺于信仰的狂热之中,那是宗教改革和战争的时代。到了17世纪,信仰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变为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理性精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也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的来自于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是批判现实的启蒙思想家和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的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

——摘编自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相比文艺复兴的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
A.推动了思想变革
B.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C.促使代议制建立
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并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并保持这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在内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分析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
2018-12-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他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是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摘编自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孟子提出的主要为政思想及具体的为政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出现“两个卢梭”的主要原因,并归纳“邪门”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及主要理由。
2018-12-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