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孟德斯鸠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孟德斯鸠的思想成为大洋彼岸的美国的立国指南,他的思想之花在美洲大陆结出宪政的硕果。这里的“宪政的硕果”是指
A.成功实践了权力制衡的原则B.系统地提出了其分权制衡学说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D.美洲普遍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
A.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
C.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
D.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
D.天赋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恩格斯评论某一运动:“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是
A.苏格拉底B.彼特拉克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
7 . 孟德斯鸠指出:“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其核心观点是
A.政体自由与公民自由相矛盾
B.公民与政体的自由均受法律制约
C.法律规定与公民权不可分割
D.法律规定的自由与事实不尽一致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2016-11-27更新 | 83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9 . 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学说出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狄德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是()
法制原则
A.社会契约B.三权分立C.人非工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