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 . 《世界史》中写道:“在英国的三年,使伏尔泰熟悉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理论,对它极力赞扬。大约在1733年他写了《英国通信》——在里面他陈述了自然神论的哲学,并尖锐地抨击了教会和社会,”材料中的“哲学”应该是
A.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三权分立、法律是人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人类的不平等根源于财产的私有
D.人非工具、法律是人自由和平等的规范
3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6次组卷 | 5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宗教问题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洛克认为人人皆应选择自己的救赎之道,教会对此没有垄断权;伏尔泰认为,现世中的人对于宗教和来世应有信其所愿的自由。据此可知,他们
A.肯定宗教的意义
B.认可因信称义理论
C.都信奉唯物主义
D.主张宗教宽容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2020-1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树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2019-02-26更新 | 38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吉林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B.共和制C.贵族制D.君主立宪制
2019-12-24更新 | 15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吉林省磐石市第二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2019-11-27更新 | 12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吉林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伏尔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某种制度“一个受人尊敬且富裕的君主,有无限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法国的君主制
C.德国的二元君主制
D.美国的共和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年),生于浙江宁波地区一官僚家庭,其父被魏忠贤所害。四年后,黄宗羲进入南京复社,招致阮大铖的彻骨之恨。黄宗羲最后获救全赖清军挺进南京,但不久他即参与抗击入侵者的斗争。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隐家乡,潜心研究经史百家、释、道及天文、算术、乐律。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待访录》(1662年)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而不是相反。他强烈反清,屡受封官之许,皆推辞不就,1695年终老于家。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717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1726—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伏尔泰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一方面他用化名写作和印发了大量小册子,他出版的作品多达70卷,此外还有1万多封信。在他的作品中,他用一种风趣、嘲讽甚至是挖苦的语气批判任何不宽容的制度和压迫政策,宣扬个人自由。他讽刺的对象也包括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斗争,《哲学辞典》就是他为《百科全书》所写的哲学条目的汇编。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黄宗羲和伏尔泰的思想来源,并概括二人思想成果的共同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怎样的不同?结合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