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中国的医药学获得长足发展,唐初,政府下令天下郡县将各地所产药材按实物绘描成图,并制定统一的收录删节标准,举全国之力历时两年完成药典《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此书完成后颁行全国,作为医学用药通用标准,并被列为唐中央医疗行政管理机构——太医署的教科书。日本、朝鲜也以此书为医药学教育教材。唐太医署除设太医令等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外,下设医科、针科、按摩科等科,医科之下又分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理疗科等临床治疗学科,教师根据不同水平分为博士、助教、医师、医工等。太医署在学制和晋升考核方面有严格规定,课程设置和分科教学制度也比较严谨。地方也多办有医学校,“掌州境巡疗”,”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另外,唐朝医者敢于当皇帝面揭穿长生不老的骗局,对因服食丹药中毒引发病症甚至死亡的现象予以批判。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医药学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分析唐朝医药学发展的原因。
2 . 明代,医学家已观察到鼠疫等传染病的传染流行与病人的衣物等有关,指出:“凡患瘟疫之家,将初病人衣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传染。”清代叶天士终日忙于诊治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其门人整理而编成《温热论》。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医术
A.深受儒家文化影响B.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C.注重总结实践经验D.已能够控制传染病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进行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排版是很费工费时的,只有印大量书籍时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在雕版和活字两种印刷方式并存的发展过程中,古人更偏向于旧的、传统的印刷方式。古人对活字印刷的优势虽说不是视而不见,但终究不愿费心费力去钻研、去创新。再加上封建社会等级地位森严,能够读书识字的只是一些封建贵族及其子弟,广大劳动人民基本上处于文盲状态,对书籍的需求量少。……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大都不太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视为雕虫小技,这就使活字印刷术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摘编自张松顷《论活字印刷术之未成为我国古代图书制作方式主流的原因》等

材料二   晚清是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变革与转型时期,呈现出与古代出版截然不同的新面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印刷术陆续传入国内,中国的印刷技术因此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图书出版业的印刷生产力。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编辑和发行从印刷中分离了出来,出版机构的部门设置也开始按照编辑、印制、发行流程,逐渐走向细化。晚清以前,历代政府均缺乏对出版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进入晚清以后,随着西方出版观念的传入和新式出版业的迅速发展,清政府迫于形势,开始制定颁布一系列专业法规,政府的出版管理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与中国的传统出版事业不同,身处变革之中的出版业以“救亡图存”“与时俱进”为第一要义,为晚清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深刻地影响了晚清社会的发展进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肖东发等《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发展受到限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出版印刷业展现的“新面貌”,并说明这一时期的书籍印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副《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手工业的社会地位提高B.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瓦解D.宋应星主张打破社会等级
2021-05-26更新 | 467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时期,官方藏书以万卷计,普通官员私人藏书也可达千卷,藏书之风和抄书之风尤为盛行。晋人张华搬家时,运输书籍的车就达30辆之多,以至于“四海之内,家有文史”成为当时书籍兴盛的写照。对这一现象分析合理的有
①造纸术的改进促进藏书量增加
②雕版印刷的发明推动文化兴盛
③抄书之风兴盛有利于文化传承
④私人藏书增加适应了科举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种竹简数学文献《数》《算数书》和传世文献《九章算术》都对盈不足术、按爵位分配财产、赋役分派、大型工程劳力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式。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历史渊源较久远B.服务于现实需要
C.重视逻辑与推理D.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5-07更新 | 1590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撰的一部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共609个条目,其中有关自然科学的条目如下,由此可知该著作
《梦溪笔谈》自然科学条目分类表(摘编自祖慧:《沈括评传》)
内容条数内容条数
自然观(阴阳五行)13数学12
物理学40化学9
天文学26地学37
生物医学88工程技术30
A.系统总结了古代科技成就B.主要以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
C.记录并指导人民生产实践D.没有摆脱经验型实用性思维
2021-05-06更新 | 432次组卷 | 1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重农思想的体现B.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
C.历法领先世界的标志D.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
9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家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
A.注重创新和逻辑B.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息息相关
2021-03-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8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