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成就。这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
成就简介
《诊籍》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为汉代著名医学家淳于意所著。淳于意曾做过齐国太仓长,人称“太仓公”
《诸病源候论》我国最早一部关于病源症候学专著,为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
《脉经》西晋时期的王叔和著,王叔和曾任太医令
A.官僚体制推动了医学发展B.部分官僚对医学理论的重视
C.医者十分注重医术的传承D.基层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2020-11-20更新 | 306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金史》载:“(火炮)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说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A.因人们炼丹制药而偶然发明B.应用于军事斗争且威力巨大
C.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D.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4 .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
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
C.《脉经》D.《伤寒杂病论》
5 .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经济停滞倒退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2020-11-19更新 | 207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医疗单位是以医家而非医院的形式出现。这个现象值得进一步分疏,至 少有下列几个因素可以提出来讨论:第一,就医学教育而言,多数民间医生是个人通过家中祖传或拜师习艺的方式学习医术,因此出师之后也以个人为单位悬壶济世。第二,就医学理 论而言,中医所采取的是一种有机整体的世界观,以医生个人为单位即可就病人整体的状况着想而给予治疗……即使在简单的分科观念之后还有很强烈的整合的倾向,他们认为身体上任何一处的疾病都涉及身体的其它部位,而诊治的方法也必须就整体着眼。

材料二(现代医疗体系)西方综合医院兴起于十八世纪,并在清代中期传入中国,道光初年已有英美人士在澳门、广州设立西医院;十九世纪末,西医、西药在中国社会已经非常流行,一方面是由于其有效的治疗成果,例如种牛痘以预防天花、膀胱结石与眼科手术等,皆中医所无,自然容易取得国人信任。另一方面,他们甚至诉诸于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来说服消费者,使消费者愿意接受他们所贩卖的商品,许多西药厂商运用传统中国补肾的观念来推销他们的药物,于是逐渐地,西方的物品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摘编自黄克武 《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


(1)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医疗单位的特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西医能够成功传入中国的原因,并为中医学发展提供 一些建设性意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先秦时期科技文化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发明使用了指南针   ②战国时期出现恒星方位记录表
③《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④孔子整理“六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8 . 《四库全书》总目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这反映出编撰者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C.正确认识东西方文化优劣
D.天朝上国的观念彻底改变
2020-10-20更新 | 14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四诊疗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民众需要影响印刷内容选择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2020-10-14更新 | 154次组卷 | 34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