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僧一行(公元683727年),唐代杰出的天文、历法、数学家和佛学家。原名张遂,从小“博览经书,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为了精研数学和天文,长途跋涉,到浙江的天台山和湖北当阳玉泉山求师问教,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和数学知识。唐玄宗时,受命为皇帝顾问,“考前代诸家,改撰新历”,主持改历。僧一行在全国的13个地点测量了北极高度和冬至夏至日、春分秋分日的日影长度;发起并主持四海测验,实地测量子午线长度,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编制了《大衍历》,该书不仅验证自古以来“日影千里差一寸”说法;还涉及计算南北昼夜时刻长度的变化,推算南北距离对日食、月食的影响等与制订历法相关的问题。僧一行所重视的实际观测的研究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在他之后,实际观测成为历代天文学家从事学术研究时采用的基本方法。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说明僧一行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僧一行进行学术研究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
2 . 据下表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史料一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载:“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
史料二蜀地楮纸耐磨又绵软,是制作交子的原料。方回《忆我》诗云:“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史料三蜀刻本开版弘朗,字体遒劲,纸张洁白,校勘精当,有“宋时蜀刻甲于天下”之美誉。
A.杭州地区印刷品质量最高B.蜀地楮纸成为制作交子的原料
C.福建地区印刷业最为发达D.蜀地造纸业和印刷业发展较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印刷书的诞生中世纪欧洲的书籍是写在羊皮纸上的手抄书稀少而且昂贵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8世纪之后造纸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艺复兴前期人们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极大地剌激了印刷术的发展。1448年德国金匠谷登堡首次把多个领域的发明结合在一起发明了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在内的一整套印刷术。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新一代的书籍印刷书的诞生。到了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大批、廉价的印刷书生产出来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西欧的基础教育、识字卒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摘编自谷登堡印刷术对欧洲文化传播的影响》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近代西欧印刷书的诞生为例说明“技术进步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不按条文出版的书籍视为假货和盗版。南宋罗樾刊刻其师段昌武《从桂毛诗集解》一书,段昌武的侄儿诉状要求严惩。朝廷即发出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治罪罗樾”,并声言再有不守规约者,“追版劈毁,断罪施行。”南宋政府的这一行为
A.蕴含着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B.规范了雕版印刷业
C.体现出对文化传播内容的控制D.加快了儒学的传播
2022-05-19更新 | 377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西柳州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在商朝时已有四个节气,周朝发展到了八个,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这反映出二十四节气
A.形成了完整的历法体系B.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C.是领先世界的天文成就D.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反映了西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B.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C.为兴办太学创造了物质条件D.传入欧洲促进了远洋航行
2022-04-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其中“第二种”东西指的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2022-03-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1)材料一中,马克思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大发明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依据。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分别在学术、战事、航行三方面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2-07-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被人们称为(     
A.工业城市之母B.启蒙运动的基石
C.人类文明的引擎D.水手之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鲁迅曾说过“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用来做爆竹,西方人却用来做枪炮。”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指出:“中国的发明里不仅有火药,还标明“火药用于战争技术”。”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说明
A.鲁迅观点失之偏颇但揭示了本质B.中国人发明的火药用途比较全面
C.后者主要目的是批驳鲁迅的观点D.二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