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均输》第25题:“今有程耕,一人一日发七亩,一人一日耕三亩……今令一人一日自发耕耰种之,问治田几何?”《九章算术·商功》载:“今有穿地积一万尺。问为坚、壤各几何?”据此可知,《九章算术》(       
A.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B.重视理论的推导证明
C.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D.与商业活动密切结合
2 . 观天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天文观测的过程中,注意到季节的规律性变化。古巴比伦人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0天,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为了使太阳运行和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末加上5天。在古印度,一年曾被划分成雨季、冬季、夏季,共12个月。中国商代的历法已经有平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古希腊人对古埃及的历法进行修正,在每4年后加上一天,从而产生了儒略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天气变化的过程并尝试预测天气。上古时期,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后来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反复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气象常识,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1856年,法国政府建立起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率先开始了天气预报业务。1950年代末,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显著提升。1973年,在英国成立了由30余个国家支持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它以.提供10天准确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和6个月的季节预报而闻名世界。

——摘编自夏洪星《漫谈天气预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天文观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气象预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所示内容最能说明宋代(     

内容

利润

南宋时刻王禹偁《小畜集》308册,定价5贯省该书共432页,印刷成本共1396文足,利润是2454文足
象山县学刻林钺《汉隽》2册,定价600文足该书共162页,成本共260文足,利润是340文足
A.私学教育超越官学B.印刷技术的发展
C.民间刻书规模庞大D.书籍生产规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朝时期的贾思勰,曾任太守,勤政爱民。他关注农业生产发展,著有《齐民要术》。这体现了(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佛教盛行D.儒家情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敦煌莫高窟曾出土近千枚回鹘文木活字,每枚大小约3CM,其年代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上半叶。这批回鹘文木活字,可用于(     
A.确证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B.考察元朝对西域因地制宜的治理策略
C.研究两宋治下的民族交融D.探讨丝绸之路与古代科技传播的关系
2022-11-27更新 | 21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史学前辈陈登原先生在他的《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写道:“宋人之藏书家者,已能兼为图书馆之事业。”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统治者实行文治B.科举制度的完善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程朱理学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清时期,中医研究进一步发展。明代使用的人痘接种术,开创了免疫学的新纪元;清代学者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新见解,纠正了古代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中医研究(     
A.推动了人口的持续增长B.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
C.丰富了传统的医学理论D.深受西方实证科学的影响
2022-07-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指出:“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症;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这一看法(     
A.意在论证中医药学的科学性B.推动了传统中医理论的革新
C.提升了汉代民众的防病意识D.蕴含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阅读以隋唐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如下表所示。该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       

阶段

阅读概况

隋唐以前

阅读是一种奢侈,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

隋唐以后

阅读行为出现了由“官”向“民”的下移和扩展,阅读人数大大增加,出现阅读目的性的分化和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A.官僚士大夫的文化影响力增强B.社会的变迁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C.官府对百姓的控制力明显减弱D.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缓和
10 . 下列是明朝的科学家及其成就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并被译成日、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将这部书作为编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的重要参考书
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先进经验和技术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之后徐光启与一些西方传教士合作参考西方的科技成果编订了崇祯历书

A.明朝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中西文化交流互鉴
C.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D.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