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唐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表所示的这些诗句(     
人物诗句
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杜甫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A.说明唐朝边患危机严重B.反映出唐朝对外战争的频繁
C.体现了唐代的尚武风气D.折射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紧张
2023-07-22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所示为唐至五代的部分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可用于研究当时(     
诗歌来源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张籍(766-830)《寄元员外》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殷尧藩(780-855)《旅行》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韦庄(836-910)《秦妇吟》
A.坊市制度的深刻影响B.诗歌创作题材的变迁
C.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D.城市管理制度的松弛
2023-05-10更新 | 55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大量的唐诗反映时人并吞四海、投笔从戎、立功塞外的志向。如初唐时期“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唐时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及各种边塞诗如"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据此可知,唐诗(     
A.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B.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
C.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D.侧重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7月,一位名为“阿木爷爷”的63岁.大爷在海外社交平台走红。“阿木爷爷”通过锯、刨、凿、磨等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制作出了各种精致木器,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百万粉丝、上亿流量,“阿木爷爷”展现的“神秘中国技术”,让国外网友叹为观止。他发布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视频不用一个英文字母,却圈了无数海外粉丝,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之美,传递中国智慧之光。

——摘编自中国日报《2020—2021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之美,传递中国智慧之光”,自拟命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表达明晰,逻辑充分,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形式和绚烂的精神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时代文学形式描述
春秋战国诗歌鲁国、秦国、赵国等地盛行,风格多样;大量作品反映人民对
战争的控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汉朝汉赋汉赋篇幅较长,大多言辞华丽,讲究辞藻的铺陈,叙事宏大,
深受统治者的喜爱。
唐朝唐诗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恢宏壮丽,题材丰富,流传
颇丰,涌现出了一批少数民族出身的诗人。
宋朝宋词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
牌,大多是娱乐场所需要的歌词;朝廷文官成为重要的创作
主体。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时代及其文学形式,根据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4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已流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商品经济发展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小说时说:“藉小说以醒世诱俗,明善恶有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则凡中国旧日小说,亦莫不托与此。”该学者的这一言论旨在强调中国古代小说的(     
A.教化功能B.世俗化的特征C.文学价值D.封建迷信特点
2022-07-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A.唐诗不能反映唐代社会风貌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核心史料
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2022-07-23更新 | 991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中商人开始以“正人君子”的形象粉墨登场。同时,文学作品中也不注重内容的高雅与和文章的文采,而是充满了对世俗人情的玩味、对荣华富贵的渴羡、对公案灵怪的兴趣等。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B.传统伦理观念根深蒂固
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2022-07-12更新 | 147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