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诗经》中描绘的贵族和平民女子,多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端庄、娴雅淑女形象。“楚辞”中描绘的女子多含有“美人迟暮”“香草美人”的理想化政治意象。据此可知,《诗经》和“楚辞”的共同之处在于(    
A.植根于礼制传统B.蕴含着人文精神
C.体现了平等意识D.彰显出士人风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时,作为坊间文化的元曲常常在人物台词中尽显批判锋芒,痛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反映出元曲
A.风格上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B.创作上扎根于市井社会现实
C.题材上多为矫正时弊的主张D.语言上受到科举文章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两宋之际,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前期之词,尽为闺阁之作,典丽故擅一时之胜场。至南渡而后,子然飘零,遂一转而至凄怆,大体多苍凉之感。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受到
A.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B.重文轻武理念的影响
C.科举取士变化的影响D.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唐代传奇《李黄》到宋人词话《西湖三塔记》,再到明代冯梦龙的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要人物白娘子从一个故意害人的蛇妖形象发展成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白娘子形象的变化根源于
A.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封建纲常的不断强化D.心学下自我意识觉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史》记载:“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自后因旧曲制新声,转加流丽。……播之教坊,颁之天下。”据此推断,“制新声”有利于
A.昆曲的繁荣B.词的创作C.京剧的流行D.诗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中后期,歌颂国势声威、极尽铺采的大赋渐少,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这一变化可说明
A.文学创作背离主流文化B.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以后,曾在文学上占据主流地位的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以前那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作品极其罕见。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儒学的复兴和发展B.宋词的兴起与发展
C.经济的繁荣和富裕D.外患的频繁与加重
2021-05-05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
A.儒释道开始走向融合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成为了文学主流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