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品简介
顾恺之(348~409年)的《女史箴图》(局部)
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汉元常在虎圈观兽搏斗,妃嫔都在座奉陪。一只熊突然跑出了虎圈,冯媛挡熊救驾,汉元常感激惊叹,对冯媛倍加敬重。
张萱于713~741年任宫廷画职,绘制《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唐天宝年间,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出游踏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踩跷功”是京剧演员必练的一种功夫。男旦需要在脚上蹬一双木制的“小脚”,将自己的脚掌绑在上面,再套上跷鞋,以掩盖罗裙下那双男人的大脚。这表明京剧艺术
A.体现雄伟劲直的风格B.继承了歌舞并重的传统
C.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D.行当化妆有一定的谱式
2020-11-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京剧中的道具马鞭。手持马鞭在戏台上走几圈,意味着已经翻越了千山万水,由一个城市到达了另外一个城市。这表明京剧的特点是
A.多种艺术的综合性
B.时间的同步性
C.场景的虚拟化
D.表演的程式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创作的《南枝春早图》。画作用浓淡相间的笔墨写枝干,一枝粗枝由画面下部右端斜出向上,枝上梅花繁密,含笑怒放,把早春的盎然春意尽情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清雅自得之感。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字形方正,端重庄严
D.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B.文人画C.宫廷画D.山水画
2019-01-01更新 | 34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北邢台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白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
A.小篆
B.草书
C.隶书
D.楷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2016-12-12更新 | 23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徽调、汉剧、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A.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京剧艺人对剧种的改造是京剧发展的根本原因
C.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学艺术在不断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10 . 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山水画
B.文人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