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颜真卿是唐朝书体的真正创造者,后人称其楷书“带汉人石经遗意,故祛虞、褚娟媚之习”,书法一改秀丽之风,凸显厚重之势。下列作品与这一风格最相符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明朝末年,陈洪绶为接济生活困顿的朋友,将历时4个月创作的40幅水浒人物画相赠;收购此画的收藏家将其刻制成版印刷,以作为传统纸牌游戏叶子戏的筹码,即《水浒叶子》(如图所示为其中“燕青”和“李逵”的形象)。这反映出当时(     
A.人物画是绘画的主流B.印刷技术取得了突破
C.社会上流行拜金思潮D.市民文化颇具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
2022-03-06更新 | 147次组卷 | 149卷引用: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描绘女范事迹为主题,现存9段。其中《冯媛挡熊》为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班婕妤辞辇》为班婕好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贻误朝政的故事。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东晋绘画以女性人物为主要题材B.艺术作品兼具审美与教化功能
C.汉代和晋代女性的地位空前提高D.佛道观念对艺术创作影响深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魏碑书体上承汉碑法度、隶书遗意,笔法古拙劲正,意态万千,其流风所及直导隋唐。据此可知,魏碑
A.受到佛道兴盛的影响B.开启了刻石纪事传统
C.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D.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人编撰的《晋书)把王羲之擅长的书体称为“正书”“细书”。王羲之用笔开始简化,一改三国时期钟繇的翻挑而为敛,一拓直下。横画起笔轻,收笔略重,运笔速度是缓前急后;纵向的笔画、撇画则引笔纵下,竖画伸展、挺直。下列作品中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轼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
A.技法高超B.“出鬼入神”
C.注重诗意的特点D.逼真摹写的特色
8 . 晋唐草书是中国草书史上的两座高峰。晋人王羲之创“今草”,运笔顺势疾行,有时一笔连写两三个字,一方面是突破了汉代“章草”的单字造型,形成“字群结构”,但另一方面,字画方圆变易,仍不逸出常轨,因此既遒美多姿,又易于辨识摹学,如其《初月帖》;唐人草书,首推“张颠”,传言张旭喜欢借助酒力在友人面前当众表演草书,个人情感得以充分表露,故而其字逸出常态,有如惊雷激电,气蒸烟合,如其《肚痛帖》。据此可知晋唐之际草书创作的演变呈现出

(东晋)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唐)张旭《肚痛帖》局部
A.创作题材生活化的趋势B.创作材料平民化的趋势
C.审美法度去标准化趋势D.情感演绎浪漫化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如图(《司空琅瑘康王墓表》),可以推定墓主的年代是
A.战国B.秦代C.西汉D.北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乎!”并把书法列为科举取士的考量内容之一。此后,王羲之的书法,逐渐取代钟(繇)书而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代书法
A.逐渐成为一门艺术B.呈现出一元化趋势
C.发展受社会环境影响D.难以超越前代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