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活字印刷术诞生之初,其最具优势的生产领域是赎罪券。教会印发的赎罪券往往只有一页纸的篇幅,售价远高于纸的成本,同时又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复制。从这个角度讲,教会生产赎罪券这种经济模型,是最符合技术进步趋势的。如果人类本身就匍匐在技术进步的脚下,依附于技术进步的力量,那么当时人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支持教会的一切活动。但有一个人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马丁·路德。马丁·路德之所以成功地领导了新教革命,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他非常了解活字印刷企业的经营模型。《九十五条论纲》只有一页,而且为了配合印刷企业的经营模式,他很少写大部头著作,多数都是小册子,还使用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德语,这使得新教得以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

——摘编自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与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2-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大发明”说法的演变趋势

时间人物言论备注
1620年培根这三种发明(印刷、火药、磁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新工具》

并未指明三大发明均来源于中国
1863年马克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并未指明三大发明均来源于中国
1884年艾约瑟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

——《中国的宗教》

首次提出四大发明
1933年陈登原在其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就冠名有“四大发明”一目最早在中国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
1946年李约瑟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术及印刷术、罗盘针和黑火药

——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演说

李约瑟后来的研究,使得四大发明之说更有说服力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科技的进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20世纪的世界兴起了现代科技发展,其中的“新四大发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又彻底改写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

1938年,物理学家发现重原子核裂变。1942年6月,美国政府启动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武器制造计划。该计划耗资20亿美元,投入13万人,历时三年。到二战结束时,原子弹试制成功。1954年,莫斯科附近的奥布宁斯克原子能发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到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崛起,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异常迅猛。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开辟了信息新时代。当前,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的研究方兴未艾。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四大发明说法演变的趋势。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为什么在1933年将“四大发明”写进教科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3-01-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达标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金史:蒲察官奴传》记载:“金朝天兴元年,蒙金归德之战中,(金)军中阴备火枪战具特火枪突人,北军(蒙古军)不能支,……枪制,以救黄纸十六重为简,长二尺许,实以柳炭、铁滓、破末、硫黄、砒箱之属,以绳系枪端。……盖汴京被攻已尝得用,今复用之。”材料表明
A.金军的火药武器得到进一步发展
B.金军借助火药武器有效抑制蒙军南扩
C.金军武器装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D.金军的火药武器在战争发挥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认为三大发明
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秦代颁布挟书令,禁止私人藏书,著书、掌管藏书只限于史官和贵族。西汉惠帝时,取消此禁令,但当时图书出版还处于抄本时代,社会对图书的需求较少。唐代,大量民间书坊应时而生。到了宋代,各级政府机构刻书、私家刻书、坊间刻书都有很大发展。除儒家经籍外,又遍刻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和唐宋名家诗文集、文选等。明清刻书,有官刻本,私刻本和坊刻本三种类型。官刻本着重刻经史典集;私家刻本以名家诗文为多;坊间刻本除经史读本和诗文以外,为了满足民间文化生活需要,还大量刻印小说、戏曲、百科大全之类的民间读物。

---摘编自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除宗教书籍外,还出版了许多西方科技书籍、报纸和新式工具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量书局和译书馆成立,出版了一批关于西方工艺制造以及自然科学理论的书籍。甲午中日战争后,介绍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学说的图书增多,还出现了商务印书馆等民营出版企业。这些民营出版企业影响日益增大,逐渐成为出版界的主体。20世纪初,中国出版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大批知识分子加入编辑、出版者行列。在众多的报刊杂志中,《新青年》无疑是一面旗帜,成为中国新文化的象征。

——据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出版业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出版业与中国古代相比出现的变化,并概述中国近代出版业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中心南移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文化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心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2019-01-04更新 | 266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
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2016-11-27更新 | 14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市七十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摘自《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微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摘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3-0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 ”

【资料夹】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载道:“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⑧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酝酿……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


(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
2023-06-26更新 | 537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