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同《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的影响一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东方数学的标准教科书,对中国、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指(     
A.《九章算术》B.《黄帝内经》C.《天工开物》D.《四民月令》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祖在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路途中,少不了对数字和形状的研究与琢磨。早在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300~约公元前1046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13种计数单字。最晚在春秋末年,人们就已经普遍掌握了十进制的计数方法,并且可以随意使用“算筹”这种工具进行运算,这一运算能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宝典,涵盖了战国、秦朝,汉朝时期的数学成就,它甚至还提到了分数问题和盈不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三位伟大的数学家——刘徽与祖冲之父子……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繁荣顶点出现,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大批有成就的数学家。

——摘编自中国数字会网站《中国古代数学简介》

材料二   李约瑟经过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缺乏精确验证和数理逻辑。传统文化有形象思想和深奥模糊的混沌特征,诸如道家学说的太极、元气,经络、风水、阴阳等,都普遍存在着“妙处难与君说”的特点。中医虽然神奇灵验,却没有西欧的化验验证和精确数据。中国古代科学多为经验总结性的应用科学,虽然注重记录现象,也有直觉猜测,但缺少逻辑推理、数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因而古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中国虽有四大发明,但未能揭示其原理,虽有最早、最全的太阳黑子和新星爆发记录,却陷入了“天人感应”的臆测而没有建立科学的天文学体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先秦至宋元时期数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优势的领域,并简析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征。
2022-12-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允九”乘法表在先秦典籍如《管子》《荀子》与《战国策》中偶有提及,更多的记载频见于两汉文献。下图为湘西里耶出土的载有乘法口诀的秦简。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图 湘西里耶秦简“乘法口诀”表(残片局部)
A.数学成就已经领先世界B.社会经济活动有所发展
C.中国数学形成完整体系D.文化繁荣推动社会进步
2022-11-03更新 | 66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材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     
A.创新性B.系统性C.理论性D.实用性
2022-10-15更新 | 27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经》(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这表明(     
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B.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进步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书影,这一著作的问世
A.极大满足了商品经济繁荣的需要B.表明西汉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C.完善了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科学D.得益于两汉时期宽松的思想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12年2月,教育部建议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中将《九章算术》列入数学教材。其理由有可能是
A.《九章算术》中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
B.《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C.《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著作
D.《九章算术》中的十进位制记数法起源于军事活动
2021-10-07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