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天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如图)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珍贵文明遗产。这份遗产源于中国古代
A.领先世界的天文学B.发达的农业文明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繁荣的商业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
A.具有较强的实用性B.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C.体现道家无为思想D.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2019-12-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
D.造成了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B.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
C.私人无法对天文作出贡献D.源于强化皇权统治的需要
2017-11-15更新 | 220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