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古代农书与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以下为部分农书一览表

时间书名主要内容
先秦《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初步总结。
西汉《氾胜之书》记录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
北魏《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
宋代陈旉《农书》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依托于作者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
元代王祯《农书》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
明代《种树书》专门记述果树、蔬菜、花草栽培。
《农政全书》传统农书集大成者,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

——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等

材料二   《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穙种,七月、八月犁稀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类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起到了绿肥作用。《大小麦》:“冬雨雪止,以物辄菌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

——据《齐民要术》

材料三   《粪田之宜篇》:“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主张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地力常新壮”的目的,体现了“用类如用药”的思想。《善其根苗篇》:“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

——据陈旉《农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古代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的异同。
2 . 【古代农业与士人群体】

材料 我国古代农书的数量众多……南宋初年的陈勇的《农书》,是现存最早记载江南农业情况的著述,也是最早以"农书”为书名的古籍。全书简明扼要,分为三卷,上卷讲种田一特别是水稻田,中卷讲牛,下卷讲蚕桑。陈勇总结前人经验和当时传说,加以实践检验后,选.择其中有用的写成此书,重点突出,如把养牛提高到与种田平列,并开创了将蚕桑作为农书重要内容的先河。

最为著名的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这是古代篇幅最大的综合性农书,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农桑通诀”六集,属于农业总论;“百谷谱”十一集,分述谷属、蔬属、果属、竹木、杂类等经济作物;“农器图谱”二十集,是王祯从前人的著作中辑集资料,根据自己对实物的.观察和创新,绘图写谱而成……集元代以前我国农机具之大成,是全书的重点和最有价值的部分,论述了260余种农机具,对每一种农机具都有图文字说明,并附长诗一首。

清初,《沈氏农书》,又名《补农书》,包括“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家常日用”和“区田法”五部分,是继陈募《农书》后江南农业的再一次集中记载,内容琐细而切实。与陈勇《农书》一样,它也是私人编著的地区性农书,注重小规模农业经营中的技术总结,有点家训的味道。

——摘编自沈胜衣《农书中的“农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中国古代农书的一个特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后人盛赞此书:“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此书作者是
A.王祯B.沈括C.毕昇D.葛洪
2021-01-09更新 | 3055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矣。"明代农学家马一龙说∶"故知时为上,知土次之。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力足以胜天矣。知不输力者,虽劳无功。"这表明
A.农业生产应遵循自然规律B.宋明时期人地矛盾逐渐显现
C.农业生产中稻麦种植减少D.封建国家重视农业技术创新
2021-01-06更新 | 753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异同。并指出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技术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西汉《氾胜之书》中说“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又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天下之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氾胜的说法表明他首创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B.《氾胜之书》写作的前提是曲辕犁的推广
C.《氾胜之书》是中国传统农学的经典之一
D.汉代重商政策客观促进了农业著作的出现
2019-05-03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钢三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
(3)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