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医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中国的医药学获得长足发展,唐初,政府下令天下郡县将各地所产药材按实物绘描成图,并制定统一的收录删节标准,举全国之力历时两年完成药典《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此书完成后颁行全国,作为医学用药通用标准,并被列为唐中央医疗行政管理机构——太医署的教科书。日本、朝鲜也以此书为医药学教育教材。唐太医署除设太医令等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外,下设医科、针科、按摩科等科,医科之下又分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理疗科等临床治疗学科,教师根据不同水平分为博士、助教、医师、医工等。太医署在学制和晋升考核方面有严格规定,课程设置和分科教学制度也比较严谨。地方也多办有医学校,“掌州境巡疗”,”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另外,唐朝医者敢于当皇帝面揭穿长生不老的骗局,对因服食丹药中毒引发病症甚至死亡的现象予以批判。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医药学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分析唐朝医药学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高宗时编修的
A.《千金方》B.《本草纲目》C.《唐本草》D.《天工开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认为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医
A.区分亲疏贵贱的病患差别B.坚持医德至上的价值取向
C.贯彻医技优先的行医理念D.恪守安身立命的职业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并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D.《本草纲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6 . 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
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
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D.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洋药书》是康熙帝任命的御前侍讲法国传教士白晋等编著,书中介绍了金鸡纳霜(治疗疟疾药物)等40余种西药,论述了30多种病状及医疗护理药方和临床使用方法。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成书,其中收入了金鸡纳霜等药物。由此表明《西洋药书》
A.奠定了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B.丰富了我国传统医药学内容
C.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的成就D.推动了西医在中国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
C.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工开物》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2019-12-06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同步练习卷: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孙思邈著作《千金方》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2019-11-13更新 | 583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