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影响和兴衰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研读如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l%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A.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B.社会的进步发展与科技的发明创新息息相关
C.明清封建社会衰落,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落后世界
D.工业文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科技发明的比重
2022-06-06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上古时,神主宰人类的命运,需要负责与神沟通的专职人员——巫觋(xi)。随着长期与鬼神的沟通,巫觋职权被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强调要根据典籍学习整理神示,并根据历史经验解读,逐渐发展成为史官。史官逐渐发现了与人关系紧密的物候和天象有规律可循。材料中史官的出现
A.基本消除神权思想对民众的束缚B.体现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
C.利于唯物思想长期占居主导地位D.助推我国科技长期繁荣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具体


科学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

地理


制图学

化学和


炼丹术

物理学

工程水利、


冶金等

人数

56

36

62

35

33

6

12

45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2019-05-22更新 | 21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枣阳育才中学高一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6 .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
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
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化学
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2019-07-09更新 | 372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

——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8 .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