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诗经》到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关于《诗经·国风》起源,学界一般重视“采诗说”,即由周王室派专人于各地采集民间诗歌编订成册,达到“比其音律,以闻天子”。由此可见关于“采诗”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监督地方得失B.体察民情疾苦,纠正君主专制
C.掌握舆论动向,规范国家治理D.集合各地民情,以备后世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现实影响唐诗创作B.唐诗真实还原历史现象
C.社会动荡有利文化繁荣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若对话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可选择(     
A.《吊屈原赋》B.《诗经》C.《春望》D.《天净沙·秋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A.唐诗不能反映唐代社会风貌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核心史料
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2022-07-23更新 | 991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D.政治化
2022-07-06更新 | 5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
A.李白杜甫出身不同B.李白杜甫性格迥异
C.李白与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D.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诗经》中总共有27篇反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对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战之人对父母生活的担忧,有女子出嫁后对父母的思念,也有公务繁多的官吏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无奈以及子女对已逝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怀念与悔恨。这种尚孝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儒家思想影响巨大B.社会结构“家国同构”
C.纲常伦理秩序确立D.宗法伦理道德构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杜甫的诗因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被后人称为“诗史”。有人认为它是研究唐史的第一手史料,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C.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
D.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唐诗、宋词、元曲
C.楚辞、汉赋、唐诗D.楚辞、唐诗、宋词
2022-01-21更新 | 433次组卷 | 15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新疆区石河子二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经》中有不少篇章表达周人对“天”的敬畏,但也有大量诗篇宣泄怨天、反天命、抗天命的情绪,越往西周后期这种情绪越突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动荡思想消沉B.周朝分封引发民心思变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宗法伦理取代天命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