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唐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表所示的这些诗句(     
人物诗句
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杜甫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A.说明唐朝边患危机严重B.反映出唐朝对外战争的频繁
C.体现了唐代的尚武风气D.折射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紧张
2023-07-22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4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前期的诗歌反映出唐朝开元盛世时的繁荣局面,后期诗歌苍凉悲壮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程。据此可知,唐诗(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点B.主要源自日常生产劳动
C.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D.得益于科举制度的成熟
2022-08-11更新 | 314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南宋陆游在《杂赋》一诗中写道:“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唐朝白居易喜欢“负暄”,即在冬天晒太阳,他在《负冬日》一诗中写道:“负暄闭目坐,外融百骸畅”,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这类诗歌
A.就风格看均属浪漫主义流派B.都创作于唐宋大一统历史期
C.有助于研究古人的生活习性D.反映古代道家思想体系嬗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685—762年)爱好演奏琵琶等乐器。开元年间,玄宗创制法曲(隋唐宫廷燕乐的一种)《霓裳羽衣曲》,不杂夷音,清雅婉转。天宝十三年,玄宗融合边防将领敬献的印度《婆罗门曲》,形成新《霓裳羽衣曲》,主要在宫廷内宴上表演,重大庆典时也向百姓表演。《霓裳羽衣曲》被后世誉为“唐代中原汉乐与西域龟兹乐交融发展的最高艺术成就”。

——蒋远桥《<霓裳羽衣曲>的创制、演变和表演》

材料二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唐白居易《法曲》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霓裳羽衣曲》的诞生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居易对霓裳羽衣曲的评价。
6 .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是唐代风貌的写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诗人篇名内容
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节选)绛幘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冤旎。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根据材料,提炼相关历史信息,并说明以诗证史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2022-05-13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之文学艺术(魏晋-隋唐)·随堂练习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唐朝部分著名诗人的诗作摘抄。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诗作来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人京》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人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杜甫《后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A.诗人在性格上狂放不羁B.诗歌以蔑视权贵为主要内容
C.诗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D.社会风貌呈现开拓进取精神
2022-03-15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郁忡忡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凉氛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B.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
C.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D.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
2022-01-24更新 | 585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王维有诗云:“蹴鞠(指足球)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这说明唐代
A.社会生活充满活力B.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C.诗歌出现繁荣局面D.统治者推崇力量美
2021-07-07更新 | 501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宋两朝在中国休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知识分子的休闲文化

唐朝宋朝
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文士群体中盛行一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活动,如打毯、射猎、舞剑、歌舞宴饮、户外游赏等。休闲文化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皇室、贵族、官僚等社会.上层阶级仍然是休闲的绝对主体。集体性的宴饮、游赏、节日狂欢较为普遍,如一年一度的曲江游宴。文士热衷于参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视野多关注公共事业和公共领域,休闲目的大多与自身的政治事业前途息息相关,参与休闲活动多为自发、外放的形式。士人欣赏牡丹,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士大夫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偏向文弱、静态的休闲方式,如棋类、投壶、捶丸等。休闲文化的主体逐渐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士大夫偏爱室内静娴雅致的休闲方式,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为生活中“四般闲事”。士大夫已从群体性的休闲活动中抽身出来,将视角更多的凝聚到自身,更多关注私人休闲领域。大部分士人有了自觉的休闲意识,即便是聚集,也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进行精致休闲的聚会,以此寻求知音,切磋文艺。士大夫赞赏梅花、莲花,如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摘编自肖潇《从文士到士大夫演变看唐宋休闲文化变化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对唐宋知识分子“休闲文化”的演变进行合理解释。
2021-05-05更新 | 838次组卷 | 9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