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元时期,豪放的北方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中的民间小调融合,形成了一种刚健清新的新乐调——散曲。散曲的形成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创新B.汉族民众喜爱北方民族音乐
C.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D.士族阶层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元曲一些剧中的女主人公的行为描述。据此可知,元曲
剧目描述
《迷青琐倩女离魂》在王文举被张母逼迫去赶考时,张倩女竟然魂魄离体追随王文举而去
《春芜记》季清吴主动赠宋玉以手帕,并邀其来花园相会
《怀香记》贾午主动向郭寿表达爱意
《琴心记》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A.成为表达爱情的主要形式B.极力批判社会上的不良世风
C.抑制了新文学体裁的出现D.彰显反传统的文化思想底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由于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因此唐诗讲究格律,“文人化”特色明显(没有文化的人很难听懂);宋朝时期,适合唱和、平民百姓容易听懂的词日益流行起来;口语化了的元曲比宋词更广泛流行起来。流行文学艺术的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现实中的
A.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B.朝廷强化了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C.教育下移,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D.农民生活的改善要求艺术享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
2020-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宜春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这说明元杂剧
A.代表贵族化的文学取向B.取材和用词较通俗
C.更符合下层民众的心理D.超越了宋词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李渔的《闲情偶寄》曾对元代杂剧有这样的评价:“其句……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杂剧
A.言谈粗鄙导致缺乏精品
B.很少有知识精英参与创作
C.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2019-01-30更新 | 230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余江县一中高二文科零班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179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趋势的概括,正确的是(   )
A.逐渐贵族化、高雅化B.逐渐复杂化、思想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