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史料辨析。

材料一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兽的毛皮)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材料二   你看圣贤书里,哪一处不说着忠孝二字。当时母亲教我读书,也要识些礼义。

——摘自【明】《香囊记》

注:《香囊记》是明前期的戏曲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请分别说明

材料三   枢密使童贯上奏战事曰,“杀退辽兵,直至燕京,围住城池攻击,旦夕可破。今有辽主早竖降旗,情愿投降,遣使丞相奉表称臣,纳降请罪,求诏退兵罢战,情愿年年进奉”,恳请皇帝恩准。

——摘编自《水浒传》第八十九回


(2)材料三描述的情景是否属实?请简述理由。
(3)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元代杂剧演出的壁画。它出自山西洪洞广胜寺,描绘了一个杂剧戏班登台谢幕的场景。这幅壁画(     
A.可印证元杂剧得到广泛传播B.表明元代杂剧起源于山西地区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重要史料D.说明戏剧是山西主要娱乐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杨维这样评价元曲的价值:“夫词曲本古诗之流,既以乐府名编,则宜有风雅余韵在焉。苟专逐时变、竞俗趋,不自知其流于街谈市彦之陋,而不见夫锦脏绣腑之为懿也,则亦何取于今之乐府可被于弦竹者哉?”这一评价反映了元曲
A.贴近生活,雅俗共赏B.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C.借物抒情,意境悠远D.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中国古代某种文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作为舞台艺术也取得很高成就”。该文学艺术是
A.乐府诗B.宋词C.元杂剧D.小说
2022-01-04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唐到清,中国主流文学形式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科技方面的突出表现,并指出其影响。

2018-0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   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
2019-12-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

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