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元杂剧的作者大部分是下层知识分子,由于元朝前期没有实施科举制度,他们失去了通过科举当官的希望,于是就从事话本、诸宫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元朝时期汉族知识分子地位较低
B.元杂剧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上升的途径
C.废除科举客观上促进了戏曲发展
D.读书人通过杂剧表达对元政权的抗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该剧本可能是
A.《西游记》B.《感天动地窦娥冤》C.《三国演义》D.《封神演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以前,占据文坛统治地位的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散文;而元杂剧则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以叙事为主。据此可知,元杂剧更有利于
A.传承官方意识形态B.反映市民的政治诉求
C.表现社会现实生活D.摆脱传统文学的束缚
2021-11-01更新 | 9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曲”原本是宋代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元灭宋后,元曲更加指向“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这表明元曲的变化
A.是宋代君主专制的产物B.只反映世俗民情的内容
C.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D.体现了地方管理的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这说明元曲
A.注重发挥娱乐教化功能B.追求艺术创作的真情实感
C.有力鞭挞当时社会现实D.能够彰显作者的个性风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