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图中的女子们正对镜梳妆,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榜题“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该作品(     
A.反映儒学仍占统治地位B.体现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C.表现魏晋女性爱美风尚D.彰显审美与教化相结合
2023-05-08更新 | 88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画家李唐绘于北宋末年的《晋文公复国图》(局部),描绘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历经坎坷险阻并最终回国即位的情景。这一作品(   
A.反映宋人生活的艰辛B.显示山水画的神韵意趣
C.具有强烈的政治关怀D.反映宋代宫廷斗争激烈
2022-09-01更新 | 12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届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自画像,《后汉书》中就有相关记载,但遗留下来的画迹极少。现存最早的自画像则是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此画是以描绘具体事件为主的群像画。元代赵孟頫《自写小像图页》通过环境来烘托气氛表达主观感受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明代波臣派曾鲸在继承粉彩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立体感强的独特画法。大多数画家的立意构思都将“我”的因素融进大自然,用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和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无关系。

——摘编自刘爽《中国自画像的演变》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女性在画作中对自我的表达极其有限,其写真附着于男权话语的审美观念,处于“被观看”的境遇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纷纷开办女校,中国第一批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诞生。民国时期学习西洋美术,训练学生人物写生,自画像成为了当时女性表达自我、书写个人精神的一种图式。在近代女画家谱系中,郁风是以女杰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郁风是三四十年代活跃于抗战救亡宣传战线上的战士,其自画像《风》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细致刻画使人物富有冲击力和紧张感,表达了处于民族危机中画家本人所蕴含的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

——摘编自彭哲敏《近代中国女性自画像的形象建构与自我书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自画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女性自画像的变化及原因。
2022-08-01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罗汉图》。该图将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其形象已不再具有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艺术风格变化B.佛教的传播影响主流思想变动
C.绘画技术进步促进宗教艺术发展D.儒学世俗化带动社会风气变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郑思肖,宋末元初著名画家,南宋灭亡后改名“思肖(‘肖'为繁体‘赵’字的一部分)”。其笔下的兰花疏而不空、无根无土,意境深远。他在其代表作《墨兰图》(如图)上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这反映出当时
A.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浓厚B.艺术创作受到时代影响
C.以兰花为重的文人意趣D.世俗绘画的迅速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元代倪瓒的代表作品《渔庄秋霁图》,倪瓒的水墨山水看似简单却意境清幽深远,这与他隐居山野孤高的性格相关。这幅画作
A.意在借物抒情B.旨在得意忘形
C.体现形神兼备D.追求以形传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的山水画家没有完全脱离真山真水的情趣,而是强调对于山水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总结,努力把握再现不同的景物特征,注重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宋代的山水画创作
A.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想象B.体现出个体意识觉醒
C.折射出商品经济的发展D.受到理学意蕴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为唐朝敦煌壁画《五台山图》的局部。壁画中既有腾云驾雾的佛、菩萨、神鸟,也有众多的市井俗人和各类建筑,可谓“一壁看尽人神相。”据此可知,该壁画体现出
A.统治者举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风俗画与文人画的相互杂糅
C.佛教思想处于社会主导地位D.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