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一把古琴,一支笛子,高山流水之间,伯牙子期的千古佳话重现;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在两支琵琶的琴弦拨动间,跃然于舞台之上。这是《又见国乐》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奏的场景。据此可知
A.传统文化饮誉中外B.神话传说经久不衰
C.科学技术历久弥新D.对外交往源远流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红楼梦》第一回,有僧、道和一块顽石对话的场景。渴求“补天”的顽石全然不顾道家佛学的本来面目,张口称赞二位先师“必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德"。这反映了作者
A.试图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B.受到空疏学风流弊的影响
C.认同儒家济世安民的传统D.迎合底层民众的审美情趣
3 . 据明末清初《啬庵随笔》记载:“万历年间,优人(戏剧演员)演出一出,止一两零分,渐加至三四两、五六两。今(清代顺治时)选上班,价至十二两。”这可用来说明,明末清初戏剧
A.发展空间得到扩大B.以服务社会上层为主旨
C.成为娱乐文化主流D.表演技艺开始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传统社会流行一种说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晚明社会出现了“新开门七件事”,即谈谐(说笑话)听曲、旅游、博弈、狎妓、收藏、花虫鱼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市民阶层的壮大
C.专制制度的松弛D.传统社会的瓦解
5 . 京剧脸谱“取其形,摄其魂”,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021-04-16更新 | 201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京剧起源于清朝“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由此可知,京剧(  )
A.主要宣扬儒家的思想道德准则B.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结果
C.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苏州,后走向全国。在其鼎盛时期,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而到了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则“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渐趋衰落B.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C.文人品味发生变化D.平民阶层不断发展
9 . 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戏曲故事性非常强,往往是一戏一故事,且故事中的良善之人多能逢凶化吉、始困终福,而作恶之人也最终难逃严惩,颇让人有“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之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戏曲
A.剧本创作具有单一性B.宣扬了封建迷信思想
C.有助于儒学观的普及D.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2021-02-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京剧更多继承了基于民间和底层民众的文化意义上的“小传统”,而不是基于文人士大夫趣味的“大传统”,由于它的文化身份逐渐抬升,它努力让“小传统"挤人“大传统”。据此可知,京剧的发展
A.成为了底层和民间的艺术B.得益于文人士大夫的推动
C.冲击了中国文化传统格局D.受到官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