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明代文学家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后乃变而尽用南唱……大会则用南戏。”这反映出
A.明代戏曲中心已转移到南方
B.元杂剧最初在我国南方兴起
C.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
D.明代我国戏曲逐渐走向融合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3 .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3)各说出一位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
(4)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的剧种是什么?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么画?
4 . 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京剧进入第一高峰期
5 .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6 . 南宋初期为避金兵,北方士绅平民纷纷来到温州,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种民间伎艺云集,南戏产生。从材料看,南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民间伎艺的交流
C.市民的艺术需求D.杂剧艺术的促进
2016-12-1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松原市扶余一中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B.郑板桥的《兰竹图》
C.杂剧和散曲
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2016-11-27更新 | 370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地方戏曲是( )
A.徽调、秦腔B.昆曲、徽调
C.昆曲、汉调D.徽调、汉调
9 . “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昆曲B.乐舞C.元杂剧D.京剧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名
成书时间
价值
《西游记》
明朝
中国古代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聊斋志异》
清朝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儒林外史》
清朝
中国古代一部优秀讽刺小说
《红楼梦》
清朝
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二 《同光十三绝》

材料三 中国有关科技方面的统计
年代
世界重要科技发明(件)
中国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呈现出怎样不同的发展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