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吸取了京、秦等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博采众长,兼收并蓄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2020-11-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最初颜色只是用来渲染和强调人物的本来肤色,后来才逐渐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这反映出京剧脸谱
A.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B.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C.固化了大众对人物的认知D.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3 . 清代戏曲一方面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融合。没有新的融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下列最能说明“新的融合”的剧种是
A.秦腔B.京剧C.越剧D.黄梅戏
4 . 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剧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风雨无阻,演出的影响更大。这说明当时
A.清代戏剧发展逐渐世俗化B.清代昆剧已形成成熟体系
C.昆剧不适合达官贵人品味D.昆剧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
5 . 孙政先生在《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就中国传统戏曲而言,尽管在传统社会里也曾有文人把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引进戏曲,借高台以施教化,但这种教化首先也还得服从于戏曲的娱乐和审美。”材料说明,古代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进行社会教化B.丰富文化生活
C.宣传儒家思想D.增长百姓知识
6 .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中国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19-11-02更新 | 4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D.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2019-07-08更新 | 1136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2019-04-23更新 | 862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初小说《姑妄言》曾写道:“你道这好儿子不送去念书,反倒送去学戏,是何缘故?但他这昆山地方,十户之中有四五家学戏。以此为永业,恬不为耻。”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发展推动观念转变
C.小说成为文学主要形式
D.民众需求促进京剧兴盛
10 .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
C.艺术交流可以调解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
D.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