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京剧既综合了我国多种地方戏的特点,又吸收了昆曲等剧种的精华,成为雅俗共赏的剧种。接受并喜好京剧的观众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这些酷爱京剧的观众中,逐渐涌现出大批票友,为京剧贡献了大量票房。据此可知,票友的出现
A.推动了京剧的普及B.加强了文化交流
C.活跃了社会的氛围D.使京剧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踏歌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舞蹈,男女相聚,手袖相连,踏地为歌;到唐代,踏歌成为民间和宫廷庆祝节日的常见节目,参与者多达千余人,长达三个昼夜,场面恢宏。这体现了
A.宫廷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交融B.开明政治与开放风气的统一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D.门阀政治与平民政治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D.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2018-02-06更新 | 34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4 . 宋代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叙述了唐玄奘取经故事,将以往话本中唐僧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改变为猴行者作为话本中的主人公。到了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成功塑造的神猴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和尚一道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宋明以来,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塑造,反映了
A.佛、道、儒三教合流的发展趋势
B.神话传说故事深受人民喜爱
C.市民文化不断发展的需求
D.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2016-12-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2016-11-27更新 | 436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