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京剧《三结义》讲述了关羽因蒲州恶霸熊虎勾结县令强占民女张弯姣,心怀不平在公堂上杀死熊虎及县令逃走,后经观音点化清泉为关羽洗面,之后又与志趣相投的张飞和刘备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三结义》将民间传说融入其中,呈现出民间传说与经典相整合的艺术特征。材料可用于说明
A.戏剧艺术的雅俗共赏特征B.文艺发展的世俗化趋势
C.戏剧表演形式的承续创新D.清代思想专制逐渐加强
2 . 如图几幅图从绘画、文学、戏曲的角度,展示了我国古代文艺发展的一种趋势。该趋势反映了
A.宋明理学逐渐世俗化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4 . 京剧表演中原无女性演员,京剧女伶是京剧在上海嬗变过程中出现的。女伶在为大众提供娱乐享受的同时,也肩负启迪、教育民众的任务。据此可知
A.京剧是晚清上海最流行的文化B.京剧不断融合其他剧种
C.京剧变化体现了上海社会变革D.京剧表演艺术已经成熟
2022-04-05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京剧脸谱“取其形,摄其魂”,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021-04-16更新 | 2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题
6 . 中国戏剧脸谱是戏曲人物造型手段的一种,是中国古典戏剧特有的化妆艺术,其目的是通过规范而统一的视觉符号,向观众传递出戏曲人物的性格、年龄和忠、奸、善、恶等直观的信息。由此可见,中国戏剧脸谱
A.折射出主流价值意识B.提升了观剧视觉享受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寄寓了一定道德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曲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B.昆曲艺术的不断创新
C.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8 . 京剧脸谱中,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等,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戏曲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9 . 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剧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风雨无阻,演出的影响更大。这说明当时
A.清代戏剧发展逐渐世俗化B.清代昆剧已形成成熟体系
C.昆剧不适合达官贵人品味D.昆剧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民国初年,一批文人改编京剧,在诗词歌赋等文本中选取题材,使剧词更文雅隽永,并参考昆曲、仕女画等文人艺术形式,设计了更为典雅的音乐、服饰、妆扮和舞蹈。京剧因此渐趋“雅化”,演变为具有严谨艺术准则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剧种。这一变化
A.体现了京剧的传承创新B.促进京剧艺术平民化
C.响应了文学革命的倡导D.批判了封建伦理纲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