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燕乐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它标志着歌舞音乐发展的一个高峰。除燕乐外,当时流行的曲子填写的词成了宋代重要的文学体裁,当时盛行的歌舞戏为宋代杂剧与南戏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当时通行的变文,正是后世词话与宝卷一类说唱的直系祖先。唐朝设立了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统领各色音乐,总数达数万人。隋初郑译的八十四调理论和后来燕乐二十八调的产生,以及对通向十二平均律的探索,表明这个时期乐律理论上的成就。

——摘编自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

材料二   唐燕乐传入日本后,经过平安朝的乐制改革,把它分为管弦与舞乐两种形式。舞乐以舞为主,有器乐伴奏,而管弦则是单纯的器乐演奏。日本雅乐序、破、急的基本结构来自燕乐大曲。燕乐大曲的散序是自由节奏,速度也不固定,中序是歌唱部分,破的节奏不规则,速度逐渐加快。而日本雅乐的结构已大为减缩,中间插有若干其他音乐段落,整体速度则呈现逐渐加快态势。根据唐代史料记载,《太平乐》的演出当时舞者约75人,同时还有140人合唱《太平歌》。日本乐书《体源抄》有如下记载:“古太平乐於唐土者,一百四十人等舞之,今於日本则不然,天安天皇时四十舞之,后三十人,今又不然。”

——摘编自张前《日本雅乐与唐代燕乐-日本史书、乐书相关资料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音乐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与唐朝燕乐相比日本雅乐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化互鉴的意义。
2 .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发展史。至嘉庆初,徽班在北京戏曲舞台上已取得主导地位。据《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有关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徽戏进京时京剧的艺术特点已形成B.《浣纱记》将京剧推上戏曲舞台
C.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以后D.玉澜堂是专供慈禧看戏而建造的
2021-04-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3 . 先秦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歌舞活动的记载,如《吕氏春秋》记载:三个人手持牛尾,随音乐节奏歌咏;《帝王世纪》记载:帝尧时代,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八九十岁的老人,敲打土堆而唱歌。这反映出,先秦歌舞
A.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进B.体现了与劳动活动的联系
C.再现了奴隶劳动的场景D.推动了诸子百家学说兴起
4 . 据明末清初《啬庵随笔》记载:“万历年间,优人(戏剧演员)演出一出,止一两零分,渐加至三四两、五六两。今(清代顺治时)选上班,价至十二两。”这可用来说明,明末清初戏剧
A.发展空间得到扩大B.以服务社会上层为主旨
C.成为娱乐文化主流D.表演技艺开始走向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宋刘克庄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时出现“抽簪脱绔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的盛况。上述现象表明,莆仙戏在当时流行是因为
A.吸收元杂剧的戏曲元素
B.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C.程朱理学广泛传播
D.满足市民文化品味
2019-03-23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记载:“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材料反映了戏曲
A.成为封建思想传播的工具
B.具有教育功能
C.出现追星现象
D.成为市民主要生活娱乐内容
7 . 清代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批语:“迨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
2016-11-27更新 | 30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江苏连云港等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换句话说,社会生活往往影响作者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潮流。
表一
故事一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杨氏,慈溪人,字同邑郑子琜。洪武中,子琜父仲缴戍云南。明制,子成丁者随遣,子琜亦在戍中。杨年甫十六,闻子琜母老弟幼,请于父母,适郑养姑,以待子琜之返。子琜竟卒戍所,杨与姑抚诸叔成立,以夫从子孔武为嗣,苦节五十余年。”
故事二
薄伽丘《十日谈》第六天故事第七则《菲莉芭胜诉》故事梗概:美貌多情的少妇菲莉芭因犯通奸罪被押上审判台,按法律她应该被处火刑,但她在法庭上侃侃而谈,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理由进行申诉,成功地为自己辩护,并且指责法律对妇女不公平。她逃脱了惩罚,那条残酷的法律也得到修改,规定只有因贪图金钱而背叛丈夫的行为才受制裁。这才是一个“人性的法庭”,菲莉芭胜诉是对人性的尊重。

从表一两则故事中分别提炼出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至少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材料,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二6月小班化成果验收历史卷
9 .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
A.贸易场所B.娱乐场所C.学校D.旅舍
2016-11-18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