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曲艺术、乐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示为京剧形成过程示意图。京剧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京剧成为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D.京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2 . 戏曲是综合艺术,它在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如元杂剧大量反映北方民族性格、生活等;明清传奇也有大量表现南方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体现了
A.艺术中心的转移B.地域文化的消逝
C.艺术价值的升华D.民族文化的交融
3 . 中国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精忠记》彰显的“精忠报国”之家国情怀,桃花扇》传递的“天下兴亡”之担当意识,以及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的价值为无数观众所认可。据此可知,我国古典戏曲
A.推动了思想解放B.立足于思想启蒙
C.绽放着艺术魅力D.发挥了教化功能
4 . 京剧有“国剧”之称,它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逐渐形成,是中国雅文化渐趋衰落的 时代产物,相对于昆曲代表的特定地域文人士大夫审美,它更接近社会底层和民间趣味,其 剧目充分体现出民间性或草根性。这反映了
A.强烈的现实批判特性B.封建文化正走向衰落
C.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D.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又称“梆子腔”,起源于先秦时期,繁盛于清乾隆时期。秦腔成形后,开始在全国传播,西路流入四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成为晋剧,在河南成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这体现出
A.专制统治推动了文化发展B.北方民众文化品位更高雅
C.艺术传播与地域特色结合D.秦腔标志着古代戏剧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问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
A.宋词
B.元曲
C.明清小说
D.京剧
2019-04-09更新 | 471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A.,时空自由的特点B.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内容丰富文武兼备D.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2017-12-13更新 | 201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抄写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A.蕴含更高艺术价值
B.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C.符合晚清政治需要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