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是有关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个人生平介绍(节选)。

1744年

拉马克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此时法国国王为路易十五

1750年

拉马克入学,在当地一所小有名气的教会学校学习,父亲希望将来他可以当个受人尊敬的牧师

1760年

拉马克入伍,期间参加了英法争夺殖民地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因立功被破格提升为少尉

1768年

拉马克结识卢梭,并拜其为师,受启蒙思想影响。他在卢梭的引导下开始了生物学研究

1789年

法国爆发大革命,拉马克目睹很多人涌上街头,参加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

1793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后,拉马克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建议将法国皇家植物园改名为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

1809年

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否定神创说,指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其他的生物进化面来的

在教会的压力下,拿破仑解聘了拉马克,并指使人对拉马克的学说进行公开批判

1829年

拉马克在冷漠和贫病交加中去世

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从上面表格中提取一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列宁认为: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宣称“血是一切”,日耳曼人的血是“天下最好的血”,"德意志人天生要成为世界最高民族”。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材和教师用书、资中筠《从社会进化论说起》

材料二   戊戌运动中,所有学科门类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当属生物学。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出版了《天演论》,宣扬人类“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他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中国已处在“弱肉”之命运,如再不自强,必将亡国灭种。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的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然而,晚年严复开始对所谓的“进化论”进行批判,他说:“不佞垂老亲见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此不独吾言为然,即泰西有思想人亦渐觉其为如此矣。”矛头直指西方国家以进化论为掩盖,在人类世界中弱肉强食、特强凌弱,同时也对传统中国文化给予充分肯定。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思想界对“进化论”的认识。
2021-08-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根据生物进化论,可以说“猿进化为人”。恩格斯又提出来另一种说法:劳动创造了人,人是劳动的产物。能同时解释这两种说法的是
A.用进废退B.获得性遗传
C.自然选择D.社会进化
4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先进农业科技及生产工具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国外,对当时世界农业产品质量、数量及对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缪祥山《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丝绸之路的时间,列举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是希腊思想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它借助于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而不断发展起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思想中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的精神遗产。”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分析西方科技在近代以来持续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波普尔认为,确定性知识的不可能,并不意味着我们知识增长和进步的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批判,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在认识自身错误的学习过程中增进我们的知识。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3)试以近代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材料三观点。
(4)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的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愈益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了。一些国家的种族主义者宣扬种族优劣论,鼓吹“下一阶段的历史将是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日耳曼民族必须为保持血统的纯粹和统治世界进行斗争。”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摘自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的中国与欧洲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8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西鹰潭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化的思想对达尔文来说,决不是新的:在他以前,这思想已被提出并应用于科学的各领域。拉马克较早就已向一种传统的观念挑战,这种观念认为,一度被创造出来、此后一直存在下去的物种具有不可改变的稳定性。拉马克想象有一种从蠕虫到人类的全面进化,并试图用获得性理论来解释这一进化过程.马由于需要迅跑而获得教捷的腿,长颈鹿由于需要吃高处的树枝而获得长脖子,任何这类身体上的变化通过遗传过程被传下去,成为下一代的起点。

材料二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走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达尔文在遗传领域研究取得突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影响.

7 . 科技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介绍了《本草纲目》……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而这部文章里边,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编自钱文忠《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成就的取得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896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此所谓“存亡生死,其权仍操之我手”!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
—— 改编自严复的维新思想
材料四 在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该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民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成为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理论武器”。其结果只能是把人类兽性化,是人类社会的颓败,而不是真正的进步。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科技给西方科技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的作用。
(2)归纳材料二中胡锦涛讲话的主旨。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以来“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2016-12-13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对外国著作和文本翻译往往带有“误译”与“误读”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生物进化论到社会进化论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威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 “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丢了——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的〈天演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并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
材料二 马戛尔尼来华的信息传递

——据陈雍 熊燕军《信息传递与中国传统官僚的政治心理——以马戛尔尼访华为中心》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两个文本的内容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误读”和“误译”的主要因素
2016-12-12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雅安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