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哥白尼和伽利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材料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伟大转折应功于哥白尼,其《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地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虽然哥白尼任职于教会,并到意大利学习神学,但他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

据记载,他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年3月9日,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1513年3月31日,他在所任职的教堂建成了一座小型人文观测台,并设计出3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后在大量天文数据支撑下,哥白尼构造出日心说宇宙模型,并于1514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天文学著作手稿,1543年《天体运行论》付梓前,哥白尼已到弥留之际,只能用颤抖之手抚摸了一下书籍。

——摘编自徐传胜《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嬗变》


(1)根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的历史贞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白尼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西方
1385年,明朝在南京鸡鸣山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天文台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天球仪等,西方天文学与科学仪器传入中国
1607年,李之藻著《浑盖通宪图说》,将地心说引入中国,西方托勒密地心说渗入东方天文学
1629年,开历局,以徐光启为监督,开始编撰《崇祯历书》
1634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监制“窥筒”,是为中国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1634年,《崇祯历书》历时五年成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宪时历》,即夏历,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1542年,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
1572年,第谷发现仙后座超新星(银河系第二颗新星)
157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609~1619年,开普勒根据第谷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1632年,伽利略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林言椒等著《中外文明同时空》


上表为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欧天文学的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