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哥白尼和伽利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时间事件价值作用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将天文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法权取代王权,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1787年     美国1787年宪法开创民主共和的新模式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1866年德国维纳•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推动了电力的开发和使用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推动电讯事业发展
解读上述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逻辑,史实准确)
2 .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这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B.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C.提供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3 . 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自然科学的表现形态而言,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类型: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应用。15、16世纪以后的西方,就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向而言,主要是在科学精神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探索自然规律以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以准确揭示自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等。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16世纪以来西方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应用上产生重大进展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技发展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简析其原因。
2018-03-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千人桥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的“形而下”(注: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中体西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诸如此类的论点都与这种对科学革命的片面理解有关。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注: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3-0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