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哥白尼和伽利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读如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人物国籍代表著作
培根(1561—1626)英国《新工具》
开普勒(1571—1630)德国《新天文学》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两种新科学》
居里克(1602—1686)德国《马德堡新实验》
A.德国成为西欧宗教改革中心B.体现了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念
C.欧洲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2 .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在这场科学革命中,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A.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宇宙观B.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3 . 他的理论当中没有丝毫东西是天文学家所不可能想到的,他的成就重要处在于将地球撵下了几何学位置独尊的宝座。从长远来说,这一来基督 教神学中赋予人类在宇宙间的重要地位便难以归到人身上了。材料中的“他”是
A.牛顿B.伽利略C.哥白尼D.开普勒
2022-06-01更新 | 227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4 . 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

期至

清初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  )
A.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东学西渐”历程开启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2019-08-06更新 | 182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