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
C.普及了无神论
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018-05-07更新 | 55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21-06-13更新 | 136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英国诗人蒲伯写道:“自然及其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 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都沐浴在光明之中。”这说明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
A.颠覆了中世纪神学理论B.催生了宗教改革浪潮
C.与基督教精神正面关联D.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
4 .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
A.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B.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C.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D.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2020-04-04更新 | 193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B.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C.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016-11-27更新 | 54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6 .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相对论与量子论
2016-11-27更新 | 48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高安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8 . “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
A.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B.提出时空的变化和结构与物质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C.其理论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第一次将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了出去
2017-08-08更新 | 52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17-12-20更新 | 26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该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开普勒
C.牛顿D.爱因斯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