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6-17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
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2022-02-25更新 | 1180次组卷 | 15卷引用:考点18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学艺术——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2021·浙江·二模
2 . 科学突飞猛进,新技术层出不穷。物理学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经历了多次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继承了开普勒对碰撞运动研究的成果
C.法拉第、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场理论
D.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物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2021-05-0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24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3 . 有学者描述说:“(17世纪)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于是哲学家们认为他们也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此描述旨在强调
A.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B.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影响
C.牛顿科学精神所具有的思想意义D.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奠定理论基础
4 . “牛顿体系的本质在于,地球和其他天体都按照相同规律运动,并且可以量化计算”“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宣告了科学时代的来临”,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为天文学革命奠定理论基础B.引起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
C.使人类摆脱宗教神学的影响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2020-08-05更新 | 28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历史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江苏·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55近现代科学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2020-02-20更新 | 1002次组卷 | 78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历史05
2019·浙江绍兴·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世纪后期自然科学革命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可以用新的方法去认识,研究宗教的学者开始对各种口碑教义的共同属性加以分类整理,历史学家也开始了解民族兴衰的规律,研究政治的学者则对各种政体进行比较。由此推论,当时的“自然科学革命”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的思想或方法是
①理性        ②演绎        ③归纳        ④实验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12-20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55近现代科学技术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现在,他指出摄动现象是月行差的主要根源,而这种摄动则是太阳引力和地球引力对月球的作用的主要结果。”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活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早期
B.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
C.阐明万有引力概念并应用到天文学中
D.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2019-11-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04
19-20高三上·浙江·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这位奠定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绝世天才,这位冷酷无情的理性主义者,这位最后的炼金术士,不管他行为有多么怪僻,是他让我们明了宇宙的运行轨迹,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光明……”材料中所述的这个“绝世天才”
A.童年时期正值英国伟大的“不流血革命”发生,代议制逐渐确立
B.在光学、力学、天文学和微观高速运动粒子领域都有突破性理论贡献
C.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并据此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D.一反当时流行的“归纳——演绎”法研究方法,倡导并实践观察法验证科学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