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设想了一个超级计算器,用数据代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或力,需要人来做的只是应用牛顿的定律,在他眼中,再没有什么是不确定的了。这反映出
A.牛顿发现了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法则
B.牛顿学说使学者相信存在着普遍的自然法则
C.牛顿的数学成就为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
D.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了系统的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以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有所发展,某些领域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韩凤芹、中学锋(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二西方的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引发了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自此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问。但哲学与具体科学始终保持了一种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的紧密依存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发展却呈现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是为改进生产技术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提升。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并行独立、互不相干的。

——整理自李洁明、王栓萌《近代中西方不同科技发展道路的哲学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唐宋时期与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西方的原因。
3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C.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4 . 下列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国启蒙思想为牛顿力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②“日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③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④生物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2017-08-04更新 | 2991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惊人的争论,使众多知识领域的探究重新得到评价,尤其是博物学、植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上评论的理论学说
A.为世界民族解放提供思想武器B.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概括
C.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重要标志D.打破了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桎梏
7 . 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三人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
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
2016-11-27更新 | 34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8 . 20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这段话表明
A.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哥白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
D.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