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到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2020-12-12更新 | 965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796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体系论》。后来拿破仑问他∶"为什么在这部著作中没有提到宇宙的创造者上帝?"拉普拉斯回答说∶"陛下,我不需要这个假设(上帝创造宇宙)。"这表明
A.文艺复兴推动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B.宗教改革阻碍了科学家的研究
C.上帝创世学说受到近代科学的冲击D.科技进步使启蒙运动走向高潮
3 . 1687年,哈雷帮助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面对不少人的怀疑甚至反对,哈雷运用其中的新力学理论测算了24颗彗星的轨道,而以其名字命名的一颗彗星的如期回归说服了最后一批牛顿力学的反对者。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环境还很不成熟B.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经典力学使人们的传统认知发生改变D.经典力学问世取决于哈雷的帮助
4 . "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 旧的天堂被打破了。人不再是创造的中心……这个物质宇宙周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是特别属于基督教的,《希伯来书》和基督教《圣经》上描述的上帝所做过的东西,看来是属于无稽之谈了。这段话意在强调近代科学
A.形成了完整体系B.促进了思想解放
C.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淡化了人文主义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6 . 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
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评价不实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的进程
2020-05-17更新 | 257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某科学著作是天体力学的开篇之作,第三篇的总题目是“论宇宙体系”,分“论宇宙体系的原因”、“论月亮”、“论潮汐”、“论岁差”、“论彗星”五章。该著作
A.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D.深刻揭示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8 .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到了元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尊孔读经的人被称为“名士”,从事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是只有“雕虫小技”的“小人”

——摘编自赵显明《试析程朱理学的兴起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欧洲,从14世妃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三   英国教学家伊萨克牛顿是新的科学方法的集大成者。他依靠精确观测和数学推理建立了一整套有力的天文学和数学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该书对近代思想也有着直接影响。1726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从英国回国后,将其翻译成法文,从而使牛顿的物理学在法国得到史广泛的传播。


请回答:
(1)列举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元明时期科学和技艺落后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科学贡献及其产生的历史价值。
9 . 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2019-01-30更新 | 2769次组卷 | 7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503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