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科学文化的舶来是明清之际时代性的重大变化,来华传教士与中国士人进行了广泛的思想交流。中国士大夫热切研习探求舶来的各种学理,他们意识到传统科技停滞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第(仅仅)能言其法(技巧),不能言其义(逻辑)”,更新知识必须“缘数寻理”,才能“具存实义”发现规律。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与明清更替,天文、地理、人治之学等实学为士人所看重,产生了一批脱离空谈“心性”的新型士人与政治家,诞生了《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一大批科技成就。

——据陈橹《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与历史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时代许多作家和思想家都具有科学教育背景。他们通过演讲和著书立说将科学理论介绍给公众,最著名的莫过于《大百科全书》……这一时期大学里的教授开始接受牛顿的理论,有的教授向学生展示科学原理,并向公众演示自己的发明。科学会和研究院大量建立,其中许多机构有出版图书和期刊的特许权。1738年伏尔泰出版了《牛顿的哲学原理基础》以向公众介绍牛顿的力学原理。这一时期,还有更多的向外行人讲解科学原理和知识的图书出版。

——据李大光《科学传播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时期中国相比近代西欧科技传播途径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一条与上述材料中不同的科技传播新途径,并简要说明其优点。
2 . 伏尔泰说:“没有人”读'牛顿的著作,但是每个人都'讨论'有关牛顿的事情,大多数知识分子不过是稍微对科学有兴趣,但他们对科学带来的新世界观具有浓厚兴趣。”这反映出
A.启蒙运动受近代科学的影响有限B.经典力学在法国遭到禁止
C.知识分子对科学的作用认识不足D.理性精神受到时人的追捧
3 . 有学者指出:哥白尼的天文学和牛顿的力学等,使人类形成了对宇宙的唯物论认知;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类开始形成了科学的生命观;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类的认知深入到微观世界,形成了新的宇宙观和时空观。该观点意在阐述,近代科学的发展
A.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B.加强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研究
C.推动了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D.影响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2022-04-17更新 | 67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在1734年出版的《哲学书简》第12封至17封分别谈了牛顿和培根、洛克、笛卡儿的比较,介绍牛顿引力体系、光学和数学的内容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一。这反映出
A.科学革命推动思想解放B.理性成为哲学核心问题
C.牛顿学说得到全面证实D.法国成为文化交流中心
2022-04-14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五)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7世纪,牛顿所代表的科学理性与上帝所代表的宗教信仰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的互补关系,从而在英国既避免了颠覆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也杜绝了戕害科学精神的宗教狂热,新兴的宪政民主与科学理性得以茁壮成长。这说明
A.英国宪政源于各派势力妥协B.科学进步离不开宗教信仰
C.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运动D.宽容精神有利于社会转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出版后,英国皇家学会的领导成员热情地接纳牛顿力学体系,其观点赢得了剑桥和牛津的青睐,让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在法国,牛顿虔诚的信徒伏尔泰大力传播牛顿观点。牛顿的大数学体系吸引了18世纪受教育的阶层,并迅速扩散。在《原理》出版后的100年,该书有40本是用英语写成的,17本用法语,1本用拉丁语,3本用德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的著作各1本。到18世纪中叶,牛顿科学在科学领域和文化大众领域都处于支配地位。

——摘编自庞晓光《论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材料二   相对于西方国家出现的科学革命,五四时期中国科学革命并未呈现突破性或者跨越式跃迁,而是在中国数千年传统科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彻底摒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风,初步建构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制、科学家群体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与西方不同的是,五四运动充分发挥了科学在思想启蒙中的先导作用。

——摘编自卜风贤等《五四运动与“中国科学革命”的历史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科学传播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发挥思想启蒙先导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时期科学革命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