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有一部著作“总结了过去时代人类探索宇宙哲学和隐藏在世界后面的物理学所累积起来的理论成果,不仅埋葬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而且也宣告比较新的笛卡尔机械宇宙体系的完结,直接促成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这部著作(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抨击了上帝创世说的理论基础
C.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D.拉开了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序幕
2022-02-25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藏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开始从意大利向英国转移。当时英国不但出现了像哈维、玻义耳和牛顿这样的科学巨人,而且科学研究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重视。1660年,伦敦的一些科学家举行了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成立增进物理数学实验知识的学会。后来,查理二世正式批准成立皇家学会,并将英格兰的许多小型学会并入该会。皇家学会的基本宗旨是以增进自然知识为目的,贯彻培根的学术思想,注意搜集经验事实,注重实验、发明和实效性研究。皇家学会虽然有皇家许可证,并由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但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民间组织。

——摘编自陈吉明编《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批准设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选出了各学部的常务委员会。会后,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在内的一批高新技术研究机构。19863月,王大珩等四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高技术的建议书》并得到中央批准,形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摘编自刘海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皇家学会相比,中国科学院有何特点?
2022-01-18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某科学著作的第二卷部分章节目录,该著作所体现的理论(     
第二卷 论无题的运动
第一章论所受的阻碍速度之比的无题的运动
第二章论所受的阻碍按照速度的二次比的物体的运动
第三章论物体的阻力介质中的圆形运动
A.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其表达形式
B.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改变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4 . 17世纪末,牛顿科学革命发生之后,人们发现了“人的理性的伟大”。牛顿认为基督不是神,根据他的研究,他“发现"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个机械装置,各个天体之间都是靠引力维系。据此可知,这一认识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D.奠定了近代天文学建立的基础
2021-08-29更新 | 60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伽利略首先批评了亚里士多德通过思辨和常识所得出的关于落体运动的、颇带目的论色彩的自然哲学解释,并给自己规定了任务。经过一段艰难而曲折的探索,他根据假设导出了一个数学推论:物体坠落所经过的空间(即距离)按时间的平方而增加。为验证这一推论,伽利略精心设计了斜面小球实验,目的是“冲淡重力”而便于观测与计算。伽利略为了揭示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在混乱的经验中发现了不变的模式。伽利略本人是当之无愧的近代科学精神之父。

——摘编自张建珊等著《欧洲科技文化史论》

材料二   在前进路上,牛顿遇到许多非同寻常的技术难题。但是,他在发明微积分后,以及又采用一个法国人测量地球大小所得的一个新数值与利用荷兰人惠更斯有关摆钟圆周运动的实验成果后,完成了他的计算,终于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体系花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智力自满,对人的能力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信心。蒲柏说得好:“自然与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夜里;上帝说“牛顿诞生吧!'。于是,一切光明。”正是在牛顿时代,追求自然知识成了人们的风俗习惯。

——摘编自【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的科学精神。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科学成就取得的原因及影响。
2022-0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影响,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掲示新的了宙法则来越多的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近代科学发展
A.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建立B.排动了思想变革
C.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D.促进了教育发展
7 . 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虽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但当时受政府的冷遇。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引起轰动,受到学术界的赞颂,销售一空。两者不同的际遇说明
A.中国明清政府的政治腐败无能B.《天工开物》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C.科技发展与时代环境密切相关D.英国工业革命使人们重视科技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个人认为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不在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抑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在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机制,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对科学革命来讲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蕴含于人身上的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等)。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发生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的不同态势,从科举制的角度,分析中国出现这种态势的原因。
(2)观察材料二图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写,并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9 . 1692年,牛顿在回复一位请教万有引力和宇宙性质的牧师的问题时,写道“当我写作关于宇宙系统的著作时,就曾经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 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这一回复
A.促进了神职人员的思想解放B.有利于扩大经典力学的影响
C.宗教思想启发了牛顿的灵感D.诠释了科研与信仰可以兼容
10 . 卡西勒在《启蒙哲学》中指出:“18世纪没有跟着以往的哲学学说中的那种思维方式亦步亦趋;相反,它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材料中的“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主要参照的应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