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的经典力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B.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C.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2 .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D.相对论与量子论
2016-11-27更新 | 48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8章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 . 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而斯宾塞却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合理性。这说明
A.自然科学理论被不当阐释带来了灾难
B.英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源地
C.自然科学理论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近代物理学与生物学联系密切
2019-04-16更新 | 180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3西方思想解放历程和科技文艺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2016-11-27更新 | 49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8章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5 .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达尔文
B.牛顿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2016-11-27更新 | 21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20世界现代文化科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件)(百分比)(件)(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年—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年—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以荷兰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开端,资产阶级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8 . 17世纪初期,英国科学家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9 . 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对这一天体星系的构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论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