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爱迪生、马可尼等很多科学家都曾做过研发电子管的实验,但效果均不理想。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充分利用“爱迪生效应”,用一个金属圆筒代替了金属丝,套在灯丝外面,大大增加了接收电子的面积,实验证明检波效果十分理想,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管诞生了。这表明
A.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B.科技进步得益于继承和创新精神
C.英国在电子领域领先世界D.弗莱明的成功得益于大胆的实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人说,16〜17世纪是力学的信息域,18世纪是化学的信息域。那么,19世纪的信息域应该是
A.相对论B.电磁学C.微电子学D.量子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恩格斯在1883年指出:“最新发现能够把高压电流在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报线输送到迄今连做梦也想不到的远距离,并在那一端加以利用。”与恩格斯所述现象有关的是(     
A.能源革命号角开始吹响B.说明互联网通信技术出现
C.生产组织上使用工厂制D.助力报刊新闻行业的发展
4 . 下表是根据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与北大建校120年:反思与前瞻》一文所绘制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增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简表。表格内容前后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生产方式出现巨大变革B.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推进
C.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发展D.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开创
2021-03-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西四旗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接点是一条巨大断裂带。在这条断裂带前面,历史是一种充满神奇的迷雾,不可捉摸的、令人困惑的、无以名状的东西;而在这条断裂带的后面,历史却是亲切而透明的、切实可见的、无可争辩的存在。”导致上述变化的因素是
A.写实风格绘画发展B.电力的广泛应用
C.互联网技术的兴起D.影视技术的出现
6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21-01-11更新 | 525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200年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次重大变革,据此可知
1807年美国轮船运输的出现
1825年英国铁路运输的出现
1865年美国管道运输的出现
1887年德国汽车运输的出现
1903年美国航空运输的出现
A.美国科技在交通领域里占据绝对优势B.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创了立体交通时代
C.科技发展是推动交通革新的不竭动力D.内燃机的使用拉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
8 . 如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据,它反映出
A.科学技术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科研难度不断降低C.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走向联合D.各国重视科技发展
2019-11-1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45次组卷 | 7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
B.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
C.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
D.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不同
2019-06-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