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
(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9世纪晚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交通运输方面有什么新发明?
A.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 B.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
C.电气技术的新应用 | D.航天技术的新发展 |
时代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其他 |
蒸汽时代 | 39.4% | 16.8% | 9.2% | 24.3% | 10.3% |
电气时代 | 15.8% | 9.1% | 17.7% | 40.4% | 17% |
信息时代 | 4.3% | 4.0% | 10.0% | 64.3% | 17.4% |
A.科技发展影响国家实力 | B.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 |
C.美国崛起源于制度先进 | D.阶级矛盾导致英国衰落 |
材料一 17世纪末,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说明近代物理学领域有怎样的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成就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哪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A.三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
B.“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
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
D.“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
A.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
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变革 |
C.科技进步提升了社会的文化品位与格局 |
D.工业文明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据此可知
A.科技发展消融了国家界限 | B.各地区之间联系不断加强 |
C.全球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 D.世界文化统一性日益凸显 |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 |
B.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 |
C.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 |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到来 |
A.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 B.科技进步得益于继承和创新精神 |
C.英国在电子领域领先世界 | D.弗莱明的成功得益于大胆的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