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融: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村精打下了整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蟓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特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车,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己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成的新的技米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刺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广泛使用使煤炭消费急剧下降B.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石油危机也减缓了天然气的消费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新能源已成为主要消费能源D.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C.电力技术革命
D.通信技术发明
5 . 观察下列图片,对于图片蕴涵的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图一   瓦特在思考改良蒸汽机                      图二   瓦特和改良成功的蒸汽机
                        
图三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               图四 早期的发电机
A.两项重大发明都是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果
B.两项重大发明体现了科学理论最重要的作用
C.两项重大发明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不同
D.两项重大发明创造体现的过程是相同的
2017-12-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图分别是1784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1870年格拉姆制造的发电机,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关于这两项科技成果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中占据主导地位
B.都因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发明
C.都促使了应用该技术的国家调整生产关系
D.都产生于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也确实展示过这样的一面,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8 .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但科技的创新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领引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列举三项唐宋时期“领引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1897年《伦敦新闻报》
(2)蒸汽机和电力分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怎样的时代?各举一例证明蒸汽机、电力“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材料三: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滋·墨菲((亚洲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8世纪中国科技与西方产生差异的原因。
9 . 英国作家查尔斯·穆雷曾经进行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历史上最知名的229位发明家中,瓦特与爱迪生并列第一。瓦特与爱迪生对社会的共同贡献是
A.开启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新时代
B.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使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性改变
D.促进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